新能源汽车产业成长期 调整奖励政策正当时

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市场已经出现成长期特点,技术逐步成熟、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市场发生了变化,我国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相应调整,正是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调整正当时。

新能源汽车产业成长期 调整奖励政策正当时

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五项措施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以奖代补成为引人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由导入期迈向成长期,这项政策的出台正当时。

有人说,2015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年,这个说法不为过,全年生产340471辆,销售331092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中占比超过40%,位列第一。

市场营销理论把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导入期有两个显着特点,技术还很稚嫩、产销量较低,需要财政给予大力扶持。2009年~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导入期。

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市场已经出现成长期特点,技术逐步成熟、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市场发生了变化,我国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相应调整,正是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调整正当时。

国务院出台的政策是纲领性文件,还要制定出较妥当的细则,才能防止发生不久前曝出的“骗补”,笔者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制定完善的奖励细则。什么样的技术才称得上先进?不能只凭专家评判,也要听听消费者的意见,笔者以为专家评审意见占一半的权重,市场销量占一半的权重,这样的方法有利于贯彻我国新能源汽车国家发展战略。

其次,加强过程检查。在以往的案例中,多次出现“阴阳车”现象,送检的车辆达标或者技术先进,实际投产并不是如此,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在于过程检查几乎没有,给了部分企业可乘之机。

最后,建立追索和惩罚制度。新能源汽车需要的补贴金额较高,完全依靠企业先垫付,这不现实,因此,必然按照季度的方式进行补贴。如果补贴发放后,发现企业的产品存在“欺诈”现象,必须追索补贴并给予相应的惩罚,如此才能有效遏制投机行为。

调整奖励政策正是好时机,我们也期待这项政策能够发挥更大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