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及市场层面问题集中爆发 新能源汽车“捉鬼记”(2)

电池问题频发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大,不仅政策层面的漏洞日渐凸显,来自消费端的投诉也折射出仍需提升产品质量。 汽车投诉网相关负责人告诉本

电池问题频发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大,不仅政策层面的漏洞日渐凸显,来自消费端的投诉也折射出仍需提升产品质量。

汽车投诉网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目前网站接到的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投诉总量还不算多,但反映的问题比较集中,大多和电池问题有关。”

“开空调加堵车,北汽EV200的实际续航里程基本仅为宣传的一半。”北汽新能源EV200车主李先生告诉记者,在北京多年摇号未中的他在去年夏天订购了北汽EV200,天气暖和时EV200的实际续航里程与宣传差别不大,但2015年冬天车辆的电池问题突然间全部爆发出来:“充电最多仅能充到80%多,再加上开空调和堵车因素,EV200仅能满足上下班往返近100公里的需求,如果中途需要外出办事,就得打车了,因为晚上可能开不回去。”

据了解,纯电动车车主一般会保留20公里的剩余里程,否则可能就会半路“趴窝”。作为E150EV的升级产品,在官方宣传中,EV200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可以获得245公里续航里程。然而消费者在实际使用中却很难达到这样的数字。“买车的时候销售人员从来没提到过冬天的续航里程问题。”李先生直言。

当然,李先生的境遇并非个案。在李先生的车友中,“有开其他品牌电动车的,包括江淮、腾势、比亚迪在冬天时续航里程都会大打折扣”。

比亚迪秦车主胡女士也表示,她购买的秦使用了一年便出现严重的电池衰减问题。

按照比亚迪秦宣称的6年15万公里质保和电芯终身保修,胡女士仅购买一年的比亚迪秦仍在保修期内,相关问题未得到厂家的妥善解决。

据深圳市海拓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介绍,目前国家规定,在质保期内,电池的性能衰减不能超过20%。否则,由厂家免费为车主更换电池。由于目前电池包由很多电池单体组成,厂家会免费更换出问题的电池单体,让电池包重新恢复高性能。

记者在汽车投诉网、车质网及贴吧、论坛中,看到车主对新能源汽车掉电快、续航里程不靠谱的申诉也较为集中。

基础设施欠缺

对于消费者来说,困扰他们的除了电池本身的“不可靠”,还有依旧欠缺的基础设施及相关服务。

据北京市科委今年1月发布的数据,目前北京已建成2.1万个充电桩,规模与车桩比均处于国内领先,包括专用充电桩3700个、公共充电桩5008个,自用充电桩1.2万个,其中北京市物业管理区域安装自用充电设施分布,涉及全市16个区及亦庄开发区共2108个小区,超过全市小区总数的40%。

然而,使用情况却并不如数字般美好。在已投入使用的充电桩中,“快充需排队、慢充停车贵”已成为电动车主公认的事实。一些充电站对可充电的车型进行了限制,如凯德MALL充电站只面向宝马和特斯拉车型,而在西城区马连道路的充电桩,比亚迪E6可以充,江淮iev5和腾势却充不了。此前,更有充电桩APP创始人、比亚迪E6的车主蓝海(化名)告诉本报记者,根据该平台收到的车主提交的公用充电桩真实使用情况信息,官方此前发布的已投运充电桩总数中,约有30%无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