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电动车企业规定”意见 借牌造车被否
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天发布公告,就《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时隔4个月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再次就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准入条件等公开“问计于民”,标志着汽车行业期待已久的新能源汽车准入“闸门”进入开启倒计时。
《规定》明确了“纯电动乘用车”为纯电动和串联式混合动力(增程式)乘用车。市场广为关注的“借牌造车”等行为也被明确否定:经核准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只能生产纯电动乘用车,不能生产任何以内燃机为驱动动力的汽车产品,新建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使用自有品牌。
此外,低速电动车依然“转正”无望。《规定》要求获得准入的生产企业须达到多项技术指标,其中,“车长≤4米、座位数<4座”的车型,其最高车速必须超过100公里>4米”的车型,最高车速必须超过120公里/小时。这意味着,低速电动车企业仍将被拒绝在纯电动乘用车范围之外。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基于新能源汽车长远发展的考虑,征求意见稿对投资主体依然设置了较高“门槛”:新建企业投资主体应是在中国境内注册,具备与项目投资相适应的自有资金规模和融资能力;有3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基础,具有专业研发团队和整车正向研发能力,掌握整车控制系统、动力电池系统、整车集成和整车轻量化方面的核心技术以及相应的试验验证能力,拥有纯电动乘用车自主知识产权和已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此外,新建车企还应具有整车试制能力和完整的纯电动乘用车样车试制条件。
业内人士认为,上述准入条件虽总体要求较高,但有望在规范行业发展的同时,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注入新力量。从长远看,这有助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加速发展。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热度不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在传统汽车产销低迷的情况下,2月份新能源汽车“一枝独秀”,产、销同比分别增长了2.7倍和3倍。有市场机构估算,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至少在1倍以上,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有望突破500万辆。
不过,专家表示,除生产准入这一关键因素外,目前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还有电池性能、充电桩建设、充电接口标准等多种因素,中国新能源汽车想要实现“弯道超车”,仍需假以时日。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