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装备处处长李钢:有钱没技术别碰电动车
3月26日,针对眼下讨论热烈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机械装备处处长李钢在2015年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汽车论坛上表示“《规定》看中的是技术,而非资产。”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机械装备处处长 李钢
“新能源汽车的基本属性是汽车,要在道路上行驶,所以其安全、环保、节能等是政府的管理职责。对于新能源汽车尤其要突出其安全性能。”李钢具体解释道,“眼下一些从未接触过汽车的企业想要进入汽车行业,他们对汽车的基本性能不够了解,所以更加要严格把控其技术是否过关,而非企业拥有多少资产。”
针对公众猜测的低速电动车问题,李钢表示,当前的大部分低速电动车不符合我国《道路交通管理法》的规定,所以不可能给予其合法上路许可,但同时他强调,如果低速电动车企业能够研发生产出符合《规定》的产品,国家亦欢迎其投身新能源汽车行业。
记者点评---
“只看技术,不看资产”,这是说给互联网大佬们听的吗?电动汽车即将放开资质刚刚有点风声,那些互联网界的大佬们就按捺不住了,他们手捧金钱、心揣热情纷纷开始拉帮结派,到处找合作。然而此次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机械装备处处长李钢的一番话是不是应该给这些大佬们点警醒呢?
互联网大佬们应该是眼下最有钱的人了吧,但汽车行业可不是他们随意任性的地方,以为电动汽车只要有电池就能跑起来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这一次新规中提出“至少有3年研发基础”就是要从技术上对电动汽车准入进行把关。
如果说互联网大佬们想造电动汽车没那么容易,那低速电动车是不是有机会咸鱼翻身呢?自出生以来一直命运多舛的低速电动车为了名分几经周折,但不管有多少院士为其摇旗呐喊,不管市场潜力有多大,都无法为自己争取一个合法身份。原本希望通过此次资质放开获得合法身份,然而由于现有产品的技术参数无法达标只能望户口兴叹。
其实无论是互联网大佬也好,低速电动车也罢,笔者都想真心说一句,汽车关系着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所以无论是有钱任性还是院士支持,都不能掩盖生命安全的重要。我相信,只要有真本事真技术,谁也挡不住你的产品堂堂正正地行驶上路。
案例分析---
就在李钢此番言论发表的前几天,3月23日,互联网公司“三马”之一马化腾、富士康掌舵人郭台铭以及和谐汽车主席冯长革齐聚河南,签署了一份战略合作协议,共谋制造智能电动车。
河南省人民政府 腾讯公司战略合作协议 签约仪式
不知道他们在听到李钢的上述言论之后会作何感想呢?
这三家企业看起来各有神通——互联网第一把交椅+全球最大电子产品代工厂+国内第二大汽车经销商,然而,不管他们有多少注册资本、有多少市场布局、有多先进的电子产品生产基础,都绕不开一件事——电动汽车生产资质。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三家明显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谁来提供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
按照国家发改委日前颁布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规定》,投资主体必须有3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的研发基础,拥有纯电动乘用车自主知识产权和已授权的相关发明专利。显然,上述三家合作企业不符合任何一项,更不用说《规定》附件提到的那些具体参数标准了。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兼秘书长付于武表示,投资主体和投资项目的准入条件要求较为严格,从这些条件来看具有一定技术储备和生产能力的零部件企业或许更容易满足条件,然而上述三家合作方没有一家是零部件生产企业或具备零部件生产背景,最为接近电池、电控等零部件制造的企业富士康也只是代工企业,不具备研发能力。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