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入局!华为再次公布钠电池领域发明专利

华为站点能源领域总裁李少龙曾提到,在储能材料方面,从铅酸到锂电再到钠电,储能材料将进一步多元化。在应用场景方面,钠电池等新材料的出现,进一步拓宽储能应用场景。

钠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应用

近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布一项名为“钠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应用”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17810379A。该专利申请日为2022年9月23日。

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钠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应用,该复合正极材料包括内核和包覆内核的包覆层,内核包括层状钠正极活性材料,包覆层材料的脱钠电势高于内核,包括通式NamEaJbGcOn所示物质、通式NadReQfFg所示物质、Na3V(PO3)3N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钠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在2023年10月,华为也曾公布一项钠电池专利——“一种钠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16936737A。该专利申请日为2022年4月2日。

专利内容显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钠离子电池,其中的负极片不仅能够高效弥补电池运行过程中的钠损失,更能够对正极片中的P2型层状氧化物进行高效补钠,因此该钠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且生产成本低的优势。

华为数字能源

图/华为数字能源

此外,1月19日, 华为数字能源举办2024站点能源十大趋势发布会并发布白皮书。会上,华为站点能源领域总裁李少龙曾提到,在储能材料方面,从铅酸到锂电再到钠电,储能材料将进一步多元化。在应用场景方面,钠电池等新材料的出现,进一步拓宽储能应用场景。

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也认为,目前钠电池仍未实现经济学意义上的大规模量产,在成本上相对磷酸铁锂电池还不具备优势,需要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培养来降低BOM成本,以及通过规模效应+设备自动化来降低制造成本,预计将在2025年真正体现钠离子电池的成本优势,实现真正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化发展。

根据理论市场空间的测算以及对各个细分领域钠电池渗透率的判断,吴辉预测,2023年钠电池实际出货量约3GWh,到2030年出货量将达到347GWh,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97%,届时最大的应用领域将是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