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市场:比骗补更令人震惊的“技术骗局”(2)
“弯道超车喊了很多年,实际上是没有超过去,与国外的差距还很大”。一位中国品牌汽车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这样坦言道。
产业引领科技,而不是科技引领产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相?“说穿了,这和一些车企追求短期利益的逐利思想密不可分。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都把赚钱看做是企业的目标,这个并没有错,但是如果追求短期利益,势必会造成技术上的欠缺,就更别谈什么把社会责任看重了。”阳明对此显得有些无奈,他说:像他这样的技术人员更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企业经营者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可是,这些没有太多技术创新的东西为什么会被批量生产甚至走向市场?“检验都是对成熟的产品,对创新是没有标准的”。阳明解释说,另外,我们国家汽车行业的管理都是重准入门槛,轻过程监管,不管是传统车还是新能源汽车。
生产新能源车还是生产泡沫?
“虽然有各级补贴,但对于我们这些认认真真做车的企业来说,这些补贴的费用实际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电池的成本就占了大头。”记者在采访一家主机厂新能源车负责人的时候就被这样抱怨过。
一边是各种骗补被爆出,外界质疑新能源车补贴过度;另一边却是一些车企在大呼新能源车不赚钱,甚至是亏本卖。
真相到底是什么呢?“制定补贴政策的时候,基本原则是把新能源汽车相对燃油车增加的成本部分能够补足,当然可能还会差一点,但后来地方为了加快推广的力度,就变成1:1的配套补贴,就超过了预想的数额。”一位行业研究人员表示。比如在上一轮新能源汽车补贴中,针对纯电动乘用车,两级政府补贴高达12万元/辆,纯电动客车则高达60万元/辆。此外,还有购置税免征,新能源公交营运补贴等鼓励政策。
“以目前的补贴来看,应该说电池等于是国家买单了。”阳明认为,实际上没有国家补贴也能活下去,不然一些小的电动车厂是怎么存活下来的呢?这些厂生产两三万一辆的电动车,虽然车小但也五脏俱全,他们游走在政策的边缘,没有国家补贴,却也照样生存。
为什么要补贴?是因为技术还不够成熟,如果技术成熟了,造出来的车很好,自然就会有市场,就不需要补贴了。阳明说,对一些大型车企来说,他们其实不愿意转型,因为过去传统车的利润很高,所以国家补贴也是为了鼓励企业转型来做新能源车。
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无论是哪个部委,都不可能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在电动车续航里程和电池污染问题并没有理想解决方案的前提下,这种针对具体产品的补贴方式,还有可能误导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最为鲜明的一个对比就是:在日本已经停止研发纯电动车的今天,中国所有汽车企业几乎千篇一律地集中发展纯电动车。
新能源车的发展方向还存在这许多不确定因素,但花在上面的真金白银却已经不少。如此看来,国内车企是在努力制造新能源车还是在制造新能源车泡沫?飞速增长下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究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还是一场美丽的谎言?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