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永道:“电动 自动 共享 互联 更新” 将抛弃传统汽车(3)
在无人驾驶模式下,分时租赁汽车和网约车在技术上相差无异,因为均无需用户自己开车。然而,两者在商业模式方面仍存在着一些差异。汽车分时租赁用户会为特定车型选择特定的品牌,而网约车用户则对来自特定品牌服务提供商的特定运输服务感兴趣。个体用户肯定会在两种模式之间切换,这意味着两种模式都拥有明显的商业潜力。
城市与乡村:可以预见的是,这两种出行的共享方式的主要应用地域将是城市地区。 Robotaxi(“已能共享且自动驾驶的”)特别适合在城市推广。
预防交通事故,同时减少拥堵,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使其能容纳不断上升的交通流量。私家车的使用,不管是自动的还是无人驾驶的,仍主要集中在乡村地区。在城市中,把这些私家车纳入广泛使用的Robotaxi网络中,将能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对于那些仍重视自有车辆的消费者而言,自动私家车则往往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渐进式车辆分化:尽管乘坐机动交通工具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我们仍然认为在尺寸和细分方面,将会出现渐进分化。在高端车和平价车细分都会有共享汽车,但由于主要是城市使用,这些车辆很可能是座位较少的小型车。相比之下,自动驾驶私家车往往是大型车,尤其是高档车。
然而,汽车的未来,将不仅是一个关乎共享和自动化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关乎互联和电动化的问题。由于电力驱动系统的快速发展,可以预测绝大多数4级和5级自动驾驶汽车将是电动汽车。同时,这也预示着更大程度的互联可能性,部分原因是,电动汽车的大幅推广将成为自动驾驶汽车广泛使用的先决条件。此外,互联汽车这个概念还涵盖各种汽车及互联服务。
全球汽车市场将如何变化?
以个人里程这个概念为基础,我们计算了占新车销售总量的电动汽车百分比。我们最初研究了聚合因子,以表示每辆车平均载人率(在本文后面会有关此概念的更详细释)。此因子有助于我们将个人里程转换为车辆里程。反过来,我们也能借助这一因子,以确定电动汽车年行驶里程所需的保有量。通过某一种出行方式的车辆保有量周转率及其变化,我们能够计算欧盟、美国和中国所需的新车销量。自动共享出行方式的普遍化以及相关自动化水平的变化,对电动化时代的到来有着积极的影响。
出行时交通工具的选择将会发生改变:用户角色的变化趋势显示,预计到2030年,自动和共享的出行方式将变得更为普遍。这不仅会对驾驶风格,而且会对车主产生影响。
欧洲
目前欧洲所有出行中使用共享服务的占比不到1%。到2030年,随着年复合增长(2017-2030)的提高(预计超过20%),这一比例将大幅上升,到2020年下半年在行驶里程总量中的比例将达到10%以上。2022年左右,自主驾驶车辆将可以上市。这 些第一代全自主驾驶汽车可能主要着眼于共享概念,因为如前所述,这是其首选的使用领域。这将大大推动共享服务,因为靠“人力成本因素”已行不通。2022年到2030年,由自主共享概念衍生的市场份额的年平均增长率可达70%以上,到2030年将占出行方式的25%以上。根据我们的预测,到那时,传统自驾车的里程占所有汽车里程的比例要远远低于50%。与此同时,自主驾驶汽车里程数占所有汽车里程数的比例可达40%以上。
美国
在美国,目前只有1%以上的个人车辆行驶里程采用的是共享形式。2021年此比例可能会超过5%,到2030年可能会高达33.5%。那时,无人驾驶共享汽车的使用比例可接近10%,自主共享汽车的可接近24%。并且,到2030年,美国境内的个人里程中,自主车辆的里程将接近36%。
中国
在中国,共享汽车的比例可能会进一步上升。目前,部分城市已经限制新车注册,势必对共享汽车概念的推广产生积极影响。我们认为,到2030年,个人里程中使用共享汽车的比例将有可能达45%以上。
在中国,由于接受程度和需求水平较高,自主驾驶汽车将会得到快速推广。到2030年,自主驾驶汽车里程占所有汽车里程比例将会接近一半。
保守预测:未来出行方式受各种因素影响,无法准确预测。法律和技术条件一直在不断变化,给适应新兴出行方式方面带来了一定的自由度。消费者对自主共享汽车的态度和接受度取决于其未来的发展。虽然我们能确保向自主化共享化演进的方向清晰明朗,但不可预见的关键事件(如技术故障导致的致命事故)可能会对接受程度和需求水平产生长期影响。
因此,普华永道Autofacts决定进行保守预测和乐观预测。在保守估计的情况下,根据国家和地区的不同,使用自主技术车辆的渗透率将为10%到15%。此种情况下,消费者接受技术以及法律的原则和水平将不再赘述。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