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新能源产业“最受伤” 2025年市场规模将破700万辆

而最终,贸易战可能会导致业务受到较大影响的企业,包括比亚迪、蔚来汽车、江淮汽车、车和家、知豆等在国外开展共享业务的车企,以及部分低速电动车企。

中美贸易战新能源产业“最受伤” 2025年市场规模将破700万辆

中美贸易冲突在20世纪80-90年代有两次,2002年有一次,那时候是相互威胁,但这次美国首次真正遏制中国,同时中国也第一次开始限制美国。此次贸易战中,美国政府发布了针对301调查的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中国出口美国的1333项共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随后,中国发布对美国的关税反制措施,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

从美国此次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的产品领域看,有医疗器械、高铁设备、生物医药、新材料、农机装备、工业机器人、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以及航空设备,基本来自“中国制造2025”产业范围。

打击目标为2025产业战略

无论是高铁还是新能源汽车都是特朗普此次狙击的对象,而在此次的加税清单中,比亚迪与宁德时代毫不令人意外的中枪了。“301清单”中出现了大量关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基本上所有类型的传统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都在加税之列,当然也没有放过锂电池等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

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这一数据大幅高于美国同期的47.7万辆。这背后离不开两国政府背后对新能源汽车的持续输血,而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中国居全球之首;高达47亿欧元,这一点遥遥领先美国。

而按照2025规划发展态势,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要突破700万辆。庞大的规模将转化巨大的体量优势,并对成本降低、技术提升、资源聚集产生强大的支撑作用。这是特朗普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他的目的是: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未彻底建立优势时,压制它。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起势之后,用高关税挡住它。

而最终,贸易战可能会导致业务受到较大影响的企业,包括比亚迪、蔚来汽车、江淮汽车、车和家、知豆等在国外开展共享业务的车企,以及部分低速电动车企。

中美汽车行业影响不大

在双方贸易战下,美国汽车制造商股价出现轻微下跌,克莱斯勒美股股价盘前跌2.52%,福特盘前跌1.35%,通用盘前跌幅3.22%。但成交量无明显放大,之后几天又涨了回来。

而被媒体过于担心的特斯拉股价也并未出现较大的波动,在经过最近3个交易日的连续上涨之后,目前其股价已重回300美元,市值也已超过500亿美元。

根据销量来看,2017年中国进口车型排名前十的企业中,美系车企仅有林肯品牌。而林肯在2017年进口到中国市场的数量为6.47万辆,同比增长78.5%。此外,新能源汽车领域,特斯拉2017年进口到中国的数量是1.7万辆,同比增长51.6%。相比于中国市场年销超过2000万辆的基数而言,中美汽车进口市场的变动对于整体车市的影响不会太大。

从经济上来衡量,去年进口到中国的美国汽车约为27万辆,总价值约110亿美元。其中占比最大的是宝马汽车,在中国销售的宝马X3/X5/X6都产自宝马美国的南加州工厂,总数约为9万辆;其次是福特汽车,包括旗下豪华品牌林肯汽车在内,福特每年向中国出口约8万辆汽车;再次是特斯拉,去年特斯拉对中国出口汽车约1.5万辆,占其全球销量的15%,营业收入占比约17%。

零部件受冲击

目前美系三大车企通用、福特以及克莱斯勒在华的合资公司都拥有着极高的产销量。2017年,通用在华销量突破400万辆,福特在华实现120万辆的销量,而克莱斯勒在华的合资公司广汽菲克2017年销量也达到22万辆,特别是JEEP品牌受到中国消费者的热捧。如此庞大的产销量,对应的是同样庞大的零部件进出口数量。

中美在汽车零件及供应链有着深度的合作,中国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智能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产品都依赖进口,中美贸易战势必将导致汽车零部件涨价,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更大的成本压力。而美国增加钢材和铝材的关税,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将面临比较大冲击,中美贸易摩擦后,汽车零部件的进出口问题也成为汽车企业关注的问题。

我国对美国主要出口汽车零部件,其中行走系统(车轮、轮胎)占比高达50%以上。这部分贸易每年有约150亿美元的顺差。我国从美国主要进口整车,辅以少部分传动系统零部件。这部分贸易每年有约120亿美元的逆差。当然,相关零部件企业面临的状况也不尽相同。相关研究机构指出,如若贸易战打响,海外业务营收占比较高且主要依赖出口,在海外没有生产基地的企业将受到较大的冲击。

中美贸易战是2018年的一只黑天鹅。释放出的信号足够多,在这一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将会加速发展。而汽车零配件行业将会慢慢不再依赖进口。同时像特斯拉以及林肯等美国品牌或将加快国产化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