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退坡合资叫阵 自主品牌如何冲击新能源汽车市场?
刚过去的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突破50万销量,值得一提的是,销量三甲分别被自主品牌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吉利汽车斩获。其中,比亚迪新能源全球销量突破10万台,已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产品总量的11%,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同时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及充电配套、整车制造等核心技术的企业。
随着市场需求攀升、补贴引导的推进,有消息预测,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有望突破300万辆,其增速远远领先于传统燃油汽车。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新能源汽车距离成为主流出行工具、出行方式还有相当长的距离。当下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还依然有诸多不足,例如,如何才能突破续航里程、气温带来的诸多限制?如何在政策补贴退坡后,找到新能源汽车市场新的驱动力?外资品牌如特斯拉、宝马i,以及合资品牌上汽通用等企业的“夹攻”下,自主品牌还能否实现“弯道超车”的梦想?
自主品牌冲击新能源汽车市场,究竟还有哪些机会?
补贴退坡,需要建立新的市场驱动力
201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明确补贴标准后,2014年、2015年销量增长率分别达到120%、340%,2016年国家补贴、地方补贴力度开始显露退坡迹象后,增长率有所下滑,达到54%,但仍然突破了50万辆销量大观。这其中,自主品牌代表、连续两年蝉联销量冠军的比亚迪新能源,更是通过多年来的产品矩阵布局,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市场影响力与格局。
对比传统燃油汽车增速,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谓正踏在高速路上。不可否认,当下购置补贴和新能源牌照依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驱动力。随着补贴退坡带来的市场增速下降,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玩家,需要快速建立起新的驱动力。
首先,行业标准的变化正带给新能源汽车企业新的利好信号。政策补贴退坡过程中,积分交易制度开始了拟定、推行的过程。借鉴美国加州ZEV政策,结合中国现有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政策,政府相关部门将对汽车碳排放进行管理。该政策最快将于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启动。虽然执行细节、执行难度仍需要更具体的评估,但从整个产业链来看,这是一种更为健康持久的方式,同时为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保有量设置了下限。
有了政策上新的利好,自主品牌若要弯道超车、冲击新能源汽车市场领先地位,我们或许可以重点关注以下三点:
首先要掌握核心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做到技术产品的领先性;
其次,要有创新的市场策略,在政策和市场需求之间的过渡带,主动出击引导消费者的购买动力;
最后,要积极进行产品布局,从单一产品线,延展到产品矩阵,从产业链、市场的多维度做好产品铺设,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产品升级,最重要的是掌握核心技术
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掌握核心技术,就意味着要掌握汽车电池、电机、电控这“三电”技术,以及充电配套、整车制造等重要技术。
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成本占整车成本的40%-50%,电池的能量密度、热管理系统管理能力都深深地考验着续航里程。目前市场上以三元电池和铁电池为主流,而自主品牌、甚至包括外资品牌,对于电池技术的掌握,比亚迪可谓积累深厚,且始终保持领先性的代表。比亚迪的磷酸铁锰锂电池具有高电压、高体积密度、高循环寿命和高安全性等优势,在比亚迪旗下新能源汽车产品上普遍应用,且远高于同级别产品的续航能力,快速推动了比亚迪新能源的市场份额。目前,比亚迪已建立起全球最大的铁电池产业基地,预计2018年产能将达26GWh。
对于核心技术的掌控为比亚迪打开了产品领先优势。201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刚进入快速增长期时,政策补贴让人对产品性能更加宽容,当时市场上大多是“1字辈”的产品,续航里程100公里、1次充电几乎要一天、即便是低端产品市场价格也不会低于10万。直到2016年,许多企业才从“1”跨入了“2”。而比亚迪在2016年初推出的秦EV等产品,续航里程即已达到300公里,迅速成为市场上的热门车型。至2017年4月,比亚迪连续推出宋EV300、秦EV300、e5 300等全新车型,正式将用户的标准提升到了“3”,仅京津地区就有4万户家庭加入比亚迪新能源车主行列。
同时,核心技术的掌控为比亚迪带来了成本性价比优势。例如比亚迪宋家族两款重磅新车宋DM、宋EV300上市,宋DM补贴后全国统一价为17.99万元-20.99万元,宋EV300补贴后全国统一价为19.99万元-20.99万元,作为一款中级SUV,这在同级别的汽油车中都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同时,比亚迪还额外给予首批1万名用户各1万元电费,这1万元可以充电6600度,行驶超过8万公里,相当于普通新能源车5年行驶里程。价格的下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消费者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吸引力,而诸如比亚迪“为客户考虑购车用车费用”的全新定价模式,更是放大了这种优势。
此外,比亚迪新能源还发起了“万人众测”活动,呼吁全民参与试驾比亚迪新能源车,真实测试其性能与续航里程。此前,宋DM、宋EV300上市前,已经进行了总里程超过100万公里的各项专业测试。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