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明高:微型电动汽车离智能化最近(2)
微/小型车一般成本低、价格便宜,使用费也用低。作为家庭第二辆用车,用于平常上下班、买菜、接送孩子。实用,又不损害车主面子。这种车的市场规模应该很大。
高端车可以造得很豪华,只要增加电池用量,续驶里程能达到300-500公里。这类车的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拥有它,既能显示身份地位,又能表现车主的绿色环保观念。这一档车的数量会越来越多。
这两端之间的中间地带,也就是a、b级车的区间,主要是插电/增程式电动车的势力范围。这一范围内的车对性能要求较高,既要求车具有一定的高速度,又要求车的外形尺寸够大、续驶里程够长,所以纯电动汽车在这一区间生存比较难。而插电/增程式电动车刚好适合这些需求,可以短途行驶用电,长途行驶用油,车的速度可以高,车的外形尺寸也可以比较大。
智能化可能率先在微型电动车上实现
电动汽车的碰撞试验标准与汽车相同,无论是车速超过80公里的电动汽车,还是时速低于80公里的低速电动车,都是按48公里正负2公里误差进行碰撞试验。对于低成本微型电动车而言的确是一个挑战。不过,中国汽车研究中心做过摸底试验,一些成本3万元级的车也通过了这个碰撞试验。
微型中低速电动车易于实现智能化,因为车速高了以后,车载智能系统的快速响应要求更高。在城里开的车车速也不会太高,智能技术首先会在微型中低速电动车上寻找到突破口,通过互联网实现车-车通讯,主动安全性能得到很大提高,车与车就撞不上了。再实现车-路-车通,实现无人驾驶,最终目标是实现0事故。
汽车智能化分三步实现:第一步,智能化安全辅助技术。它告诉司机,有情况,请注意,并在紧急情况下自动采取必要措施。第二步,网联汽车。利用网络平台数据与分析能力,使汽车智能化。第三步,自主驾驶,也就是无人驾驶。汽车变成了机器人。第一步很快就会得到推广普及。
我预计,5-10年内,车联网技术会发生革命性变化,首先实现这一变化的将是电动汽车,而微型电动汽车又是最容易实现智能化的。目前,有很多公司涉足这一领域,有互联网公司单干的,有互联网公司与汽车公司合作干的,国家也大力鼓励,汽车智能化进展得很快,估计3-5年就会有大变化。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我爱电车网微信](http://www.itdcw.com/uploads/allimg/150421/1_1632356541.jpg)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