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燃事故层出不穷 新能源汽车安全不能忽视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必须要从政策、和制度上进行完善加强。安全重要性的加持,才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石。

据媒体报道,5月1日午间12时20分许,北京市朝阳区东苇路蟹岛度假村停车场汽车起火,损毁的90余辆汽车中绝大部分是新能源电动车大巴。

尽管事后警方称事故原因是停车场周边种植着大量的杨树、柳树,地面有大面积杨絮、柳絮堆积导致火灾。但是,这次发生的新能源汽车大规模燃烧事故,仍然引发了人们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的关注。

2016年6月26日,北京三里屯一辆国产品牌纯电动车发生自燃。

2016年6月26日,北京三里屯一辆国产品牌纯电动车发生自燃。 中国经济周刊原文配图

安全警示

在此之前,不乏新能源汽车自燃的新闻见诸报端。

2016年6月26日,北京三里屯一辆国产品牌纯电动车发生自燃,瞬间被烧得面目全非,同时还殃及停放在旁边的一辆别克轿车。

2015年4月26日,深圳一辆国产品牌的纯电动大巴车在充电站充电时,突然自燃。最终官方给出的原因是过度充电72分钟,导致多个电池箱先后发生动力电池热失控、电解液泄漏,引起短路,导致火灾。

不光是国内车企,一些国外品牌也未能幸免。2017年3月4日,一辆外资品牌的纯电动车在上海金桥充电站,发生了电动汽车燃烧事故。

新能源汽车事故频仍,到底是外力原因所致,还是新能源汽车本身的电动属性,抑或是新能源汽车生产过程把控不严产生的质量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所有这些出现问题的汽车产品,在各项参数上都完全符合相关规定,否则这些车辆也不可能出现在市场上。

然而,符合政策要求的汽车产品并不代表安全上100%的可靠,因为实际车辆运行的状况远比企业自行路试复杂得多。一名资深汽车工程技术人员曾说过,要验证一个发动机是否可靠,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

应该说,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发展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问题难以避免。因此,人们也会担心: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不断增加,这类安全事故数量是否会增加?

并非专有

2013年10月1日,一辆特斯拉Model S型豪华轿车在美国西雅图南部的公路上发生车祸起火,特斯拉公司确认,发生事故的车辆撞上了“一大块金属物体”(消防部门认定这是道路碎片),导致汽车前部大面积损毁,电池组着火。

特斯拉CEO马斯克曾经为此做出一个解释:一辆传统汽油车如果在高速路撞上同样的东西,结果可能更糟。

似乎也有数据可以支持马斯克的观点:据统计,美国全国每年有15万起汽车着火事件,而全美国人合计每年要开3万亿英里(1英里约合1.6公里)。也就说每2000万英里就有一辆车起火,而特斯拉开了1亿英里,才有一起起火事件。有人据此认为,驾驶传统汽油车遭遇起火的概率要5倍于驾驶特斯拉。

一个非常实际的情况是,在夏季,全国各地汽车自燃事故层出不穷,发生的频率非常之高。如果你在百度中输入汽车+自燃的搜索词,页面显示的结果基本都是传统燃油车自燃或者发生燃烧的报道,鲜有新能源汽车着火的报道。

5月1日,北京市朝阳区东苇路蟹岛度假村停车场汽车起火,数十辆新能源电动车大巴损毁。

5月1日,北京市朝阳区东苇路蟹岛度假村停车场汽车起火,数十辆新能源电动车大巴损毁。

比照事实的数据,汽车自燃的确不是新能源汽车所专有。

习惯的偏见

尽管事实如上所述,但是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发生自燃引发的反应却大不相同。

对于传统燃油汽车,人们普遍的反应是:这辆车怎么发生自燃了?是驾乘者的失当操作还是汽车企业制造的瑕疵?最激烈的反应是:召回吧!

而对于新能源汽车,人们的反应则是:新能源汽车还真不能买呀。这么容易自燃。

显然,这是对新生事物的偏见。

2009年是新能源汽车真正大规模起步的一个重要节点。当时为了应对汽车市场出现的下滑,中国政府推出了鼓励汽车市场发展的汽车下乡政策,同时也奠定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根基。

“十城千辆”等新能源汽车工程的推出,使得中国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汽车发展时期。最近四五年的时间,新能源汽车经历了一段超常速度的惊人发展。

这种发展缺乏一定的市场基础,政策推动成为刺激发展的重要因素。人们购买新能源汽车,或许主要不是出于环保的考虑,而是因为车辆使用成本更加低廉,又或者是因为限购政策的存在,使得他们购买传统燃油汽车更加艰难,转而考虑新能源汽车。

部分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机构与企业,更多的是因为政策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