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消除空“芯”化尴尬箭在弦上 行业人士建言破局之路(2)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印发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提出,要针对产业短板,重点突破车用传感器、车载芯片等高端零部件。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着力推动关键零部件研发,重点支持传感器、控制芯片、北斗高精度定位、车载终端、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但前有传统芯片巨头占领高地,后有跨界大佬强势入局,在强手如林的车载芯片领域,自主企业如何才能破局?对于这个问题,王路直言不讳:“国家在芯片与半导体行业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所取得的效果却与之不成正比,让人痛心。原因在于支持政策针对性不强,而且考核不到位,一些企业打着做芯片的旗号进入,白白享受补贴。”
“做一款车载芯片的成本在一亿元左右,单纯靠企业自主创新太难。”王路对《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撒大网”的方式不适合芯片这种高精尖行业,相关部门应该有针对性的重点扶持。“对于车载芯片产业急缺的验证测试体系,最好国家牵头来做,成立可靠性验证中心,让相关企业都能在平台上进行测试,推动整个行业发展。”他建议。
在王树一看来,与国际品牌合资合作会是自主企业迅速成长的捷径。“大唐与恩智浦的合作模式值得借鉴,以合资的方式先打入整车企业的配套体系,然后再扩展自己的产品线,创出自己的品牌。”杨承晋也对《中国汽车报》记者说:“国内芯片企业要开展国际性的合作,引进高端技术和人才,这对提高芯片的设计、封测水平很关键。”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