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空前火热 自主车企能在电动汽车领域弯道超车?

电动汽车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大力度的政策倾斜,一方面源于电动化是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有利于节能减排;另一方面,政府和行业也希望自主车企能在电动汽车领域赶超世界其他企业,实现弯道超车,从而做强中国汽车产业。

市场空前火热 自主车企能在电动汽车领域弯道超车?

图片来源:中国汽车报网配图

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国电动汽车市场空前火热,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而电动汽车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大力度的政策倾斜,一方面源于电动化是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有利于节能减排;另一方面,政府和行业也希望自主车企能在电动汽车领域赶超世界其他企业,实现弯道超车,从而做强中国汽车产业。

那么立足国内外电动汽车技术、市场和企业现状,中国自主车企是否真的能在电动汽车领域实现弯道超车?近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汽车培训班围绕此主题展开了一场激烈而生动的辩论赛,双方正、反观点的交锋有利于我们全面认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世界上所处的水平,从而促进自主车企理性进步。

正方

天津中德传动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君正:汽车技术变革意味着赶超机遇

从世界历史发展看,技术变革是推动国家经济实现超越的重要力量。每当变革大潮来临之际,必然伴随着新的国家力量的诞生,也会产生一批行业的领导企业。已有100多年历史的汽车工业目前正处于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变革的关键时刻,此弯道对于中国而言,显然是参与到此次技术变革潮流中,实现汽车强国梦想的重要机遇。

特别是相较于传统汽车,电动汽车的复杂程度大幅下降。同国外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的我国新能源汽车确实是自主车企变强、提升竞争力的一大机会。

江苏吉泰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宏民:弯道超车可以是一些关键指标的超越

首先要强调的是,自主车企要在电动车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绝不等于狭隘的车辆超车,其是站在汽车产业高度来讲的。不过我们在公交客车、城市物流、低速电动车三个细分市场的优势为自主车企实现全面超越提供了基础支撑。且弯道超车并不是指所有指标均实现超越,一些关键指标如氢燃料电池、纯电动直驱技术等的超越已经能说明实现了超车。

事实上,在通讯和家电行业,华为、海尔、美的等中国自主品牌高性价比产品的崛起已经是一种超越,这也为自主车企在一些关键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做了参考。

天津天海同步集团总经理邓中原:技术、市场双轮驱动自主车企超车

从世界产业变革规律看,技术加市场的双轮驱动,再有国家政策和国家经济的加持,一个国家的产业和企业在全球相应产业中就可以实现引领。当前我国自主车企在电动车领域的发展也正是有前述条件的支撑。

一方面,我国去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50万辆,居世界第一位,如此大的市场需求对自主车企技术进步、弯道超车是一个有力支撑。另一方面,自主车企已有了一系列电动核心技术储备,如电机控制器功率密度的提升、硅器件的应用等,都在迅速缩小与国外的差距。且国家层面也建立了相应的电动车创新技术平台,投入巨额人力、物力对电动车的关键核心技术进行研究。所以自主车企能在电动车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中国汽车自动变速器创新联盟秘书长李盛其:中国市场可以支撑自主技术落地

相较国外,我们在许多领域也有很先进的自主技术,如可燃冰开采技术、储氢技术和轮毂电机直驱技术都掌握在中国自己手中,客车领域还有节油率达60%的中国“普锐斯”。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国外的专利、技术并不等于产品、产业化,而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则可以支撑自主电动车技术到产品的落地,及产品快速地更新迭代。

自主车企弯道超车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用最适合的技术组合和精准的市场定位,实现多个细分市场的率先突破和局部超越,并培育产业基础和用户偏好。第二步用世界领先的技术加上中国的超大市场实现全面赶超。而随着补贴退坡,我们要用技术进步降成本、用法规约束促市场、用基础设施促出行。

反方

一汽-大众培训中心技术培训科经理王建伟:弯道是所有企业的机会和挑战

当前汽车业确实面临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技术革命,传统汽车行业需要转型升级。但这所谓的弯道是针对所有企业而言的,并非对非自主企业是弯道,对自主企业就是直道。所以弯道是公平的弯道,不意味着自主车企有超越其他企业的优势。我们应该更中性地定义它,其对所有企业都同时意味着机遇和挑战,包括一些新进入者。

所以无论自主与非自主,企业如果把握好就会有所超越,如果未抓住机会就会在新一轮竞争中落后。值得一提的是,弯道上存在很多风险,自主车企若急于求成就很容易出事故。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业务主管张隽祎:超车应是全面、持续的领先

我所认为的弯道超车应该是自主车企在电动汽车领域实现全面、持续的超越,并非仅仅是某几个细分市场或某些系列产品的领先,也并非是局部某几项技术的超越。对此,行业、自主企业也应该抱持着从长远实现全方位超越的看法,要耐得住寂寞50年、100年,而不是过于短视和投机,认为在某一技术领域有所建树就实现弯道超车了。

同时,行业、企业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中国通讯、家电和高铁等行业的崛起、壮大对汽车业并不具有可借鉴性,如高铁行业属于国家垄断行业,其和处于充分竞争状态的汽车业就明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