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品阵容看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后补贴时代的应对策略(2)
至于为什么进行这样的设计,外界猜测合资品牌当前推出的车型更多是出于解决新能源汽车积分的考量。车企方面或许也有更加正义的理由,比如通用就称VELITE6的301公里足以覆盖城市用户的出行需求。好吧,没毛病!
从目前进入国内的产品阵容来说,现在肯定不是外资车企认为的可以大举推广的最佳时机。但心不在焉不意味着毫不在意,相反像大众、奔驰丝毫没有放松宣传自己将要如洪水猛兽一般进入中国市场的决心,刻意营造出一种磨刀霍霍的可怕氛围。
4、寸土必争的自主品牌
毫无疑问,自主品牌才是目前扛起国内电动汽车市场大旗的主力军。得益于政策鼓励支持下的反复锤炼,自主品牌在产品阵容方面多少有些准备和积累,车型从轿车到SUV,车辆级别从微型车到中大型车,续航里程从150公里到600公里,为中国的纯电动汽车市场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自主品牌的纯电动车型整体情况
(SUV车型用实心圆圈标准)
数据来源: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产品阵容上来看,国内自主品牌对后补贴时代的电动车市场的应对策略和战略思考,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
一个方向是尽可能的覆盖中国电动汽车的国民市场,试图在主流的细分领域都能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车型,具有代表性的车企是江淮和北汽,典型特征就是在A级车以下(包含A级车)有着相当丰富的产品阵列,覆盖多个轴距区间和续驶里程区间,并在同一续航里程水平上都是轿车和SUV双线推进。
江淮和北汽的纯电动汽车产品阵容
(SUV车型用实心圆圈标准)
数据来源: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整理
另一个方向是通过重点推出高端化的产品来实现品牌价值的上探,具有代表性的车企是吉利和广汽,典型特征就是在A级车以上(包含A级车)精简阵容且主力车型配置相对高端。对这类自主品牌而言,旗下电动汽车是被赋予了提升品牌价值的使命和任务的。
这两个方向并非完全对立,特别是对于有实力且决心押宝新能源汽车的车企来说,总是无法割舍“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情怀,国内最具代表性的车企当属比亚迪,座下王朝系列,既有“秦EV”、“宋EV”、“元EV”在A级和A0级电动汽车市场呼风唤雨,同时又有“豪华科技双旗舰纯电SUV”唐EV向上冲击高端电动车市场。此外,还有前文提及的北汽,虽然尚未有正式的产品问世,但旗下高端电动汽车品牌ARCFOX早已是名声在外,未来必将成为北汽新能源纯电汽车阵容的重要拼图。
5、精耕细作的造车新势力
造车新势力的纯电动车型整体情况
(SUV车型用实心圆圈标准)
数据来源: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整理
能够推出一到两款相对成熟的车型投放市场,基本是目前国内造车新贵们能够做到的极限了,甚至在套路上跟特斯拉早期投放ModelS并无二致,就是在同一款车型上通过配置不同规格的电池和电机来实现产品阵容的有限扩充。
今时不同往日,国内造车新势力更多的压力是要活下去,在战略上都试图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一亩三分地,集中火力打开利基市场,有限的产品阵容都相对集中地扎堆在某一细分市场。绝大多数的造车新势力都选择避开群雄割据的A级以下的纯电动市场,转而奔向中高端纯电SUV市场,企图在这个新手云集的副本地图里“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从今年上海车展的情况来看,有几家造车新势力已经跃跃欲试,开始酝酿产品阵容的下一步了。高端纯电动轿车很有可能将会成为高端纯电SUV之后,造车新势力迫不及待想要找寻的那个新答案。但令人唏嘘的是,随着补贴的退坡和未来完全退出,国际竞争者大量涌入,绝大多数造车新势力可能看不到产品阵容变化的那一天。
结语
产品阵容体现的是整车企业对自身实力与市场需求匹配关系的思考,是否合理最终还是要通过市场来验证。当下,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为国内电动汽车企业充分理解中国市场,主动调整产品阵容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唯一让人忐忑的是,等到大门打开的那一天,等到特斯拉、大众兵临城下的那一天,我们的阵容是否有足够的丰度和硬度与之一战,不用再重蹈燃油车时代自主品牌的覆辙。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