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派的电动车革命:从PPT造车到落地(2)

制造之争:代工还是建厂 站在汽车制造的角度,手工打造小批量产品并不难,难的是生产大批量、质量稳定、成本合理、有创新精神、体验好、消费者愿

制造之争:代工还是建厂

站在汽车制造的角度,手工打造小批量产品并不难,难的是生产大批量、质量稳定、成本合理、有创新精神、体验好、消费者愿意买单的量产产品。

“实际上,互联网造车运动已经进入到深水区。”奇点汽车创始人沈海寅表示,“前一时期各家企业都在进行产业布局、投资、概念车设计研发等,接下来进入到了关键时期,要靠产品说话,推动产品的落地、量产。”

在众多新兴造车企业中,量产制造出现了代工和建厂自产两种模式。此前,很多车企都在犹豫是否要代工,但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了建厂,这也是绝大多数新兴造车企业的最终选择。

不过,在发展早期,也有一些车企采用先代工后建厂的模式,奇点汽车就采用了这样的做法。

奇点汽车联合创始人杜宝南向腾讯科技表示,奇点汽车未来将两条腿走路,采用自建、代工两种模式。比如前不久首发的is6概念车,采取的是代工模式,因为公司在安徽的生产基地尚未投产。不过杜宝南拒绝透露此次代工企业是哪家。

在自行建厂方面,奇点汽车准备总投资80亿元在安徽铜陵建立奇点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占地1000亩,除年产能20万的总装线、三电研发中心、碳纤维材料研发制造中心以外,园区还将重点建设智能系统生产中心、智能驾驶测试基地、无人驾驶体验园在内的智能驾驶研发基地。

蔚来汽车的第一款量产车ES8也采用了代工的方式,由江淮汽车代工,不过,这与传统意义上的代工不同,蔚来会深度参与制造工艺、质量控制等生产细节定义,以保证产品性能。在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看来,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整合既有产能,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蔚来汽车把更多精力投入研发中。

蔚来汽车还和长安汽车达成了合作,双方的合作并非仅仅是代工,还拟建合资公司,这意味着蔚来汽车将来很可能成为真正的自产。更早前,蔚来汽车电机及电控系统生产基地在南京落成。

除了与江淮以及长安的合作外,20年底,蔚来宣布在武汉东湖开发区建设长江蔚来智能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产业园内配套 2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整车项目。

小鹏汽车原本对外宣布将走代工模式。在小鹏汽车创始人夏珩看来,代工省时省钱。国内有这么多整车工厂,许多产能是处于闲置状态的,重复投资是浪费,走代工模式也可节省时间。此外,汽车工厂耗资巨大,一旦经营不善,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负担。

不过,最终小鹏汽车还是改变了主意。2017年5月,小鹏汽车宣布与肇庆市政府共同合作规划的百亿级生产基地将在肇庆市高新区落地建设。据介绍,该项目共分为三期,总规划用地多达3000亩,一、二期总投资就高达100亿元。

此前一直被外界称为“PPT”造车的游侠汽车,也在今年4月末完成量产规划。游侠汽车宣布投资人民币115亿元在浙江湖州建造超级工厂,将在今年6月份开工奠基,建成后年产能可达20万辆。

此外还包括乐视汽车的莫干山工厂、车和家的常州工厂、威马汽车的温州工厂、FMC的南京工厂等。

为什么不学苹果做轻资产?

很多人也许会说,互联网时代,为什么就不能做轻资产,像苹果一样找富士康代工呢?

但现实的尴尬就在这里,汽车与手机行业并不一样,在汽车行业目前很难找到一家类似于富士康的代工厂,这或许才是小鹏汽车最终改变主意选择自建工厂的直接原因之一。奇点汽车创始人沈海寅也曾苦笑着说,自己很不想碰制造,但是现阶段没有别的办法。

由于汽车涉及到人的生命安全,制造难度也远远高于IT、家电类产品,只有团队拥有完整制造经验后,再去选择代工才是负责的。

实际上,即便参考苹果公司,在其不到40年的历史上,其产品在大多数时间都是自己生产,到最近十几年才选择代工。根据苹果自己的说法,他们认为自己内部做的时候已经把生产的全部流程跑通了,然后代工的时候只要派大量的专家去到现场,提升对质量的掌控力,就可以了。

蔚来汽车创始沈晖说,现在人们都在谈的产能过剩,但是好的产能是永远不会过剩的。所有人都说国内的汽车产能过剩,但刨除那些不合规的低速电动车和商用车工厂,先不说智能制造,你会发现,达到国际上柔性化、信息化制造的工厂也屈指可数。

美国曾经有四大电动汽车企业:Fisker、Coda、Wheego 和现在家喻户晓的Tesla。它们中的前三家学互联网,搞轻资产代工,后来全部提交了破产保护。反而四家中相对比较偏传统的Tesla,在传统制造基础上融入一部分互联网的产品理念,获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