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安徽芜湖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向“掌握世界一流技术,生产世界一流产品,建成世界一流基地”的目标迈进。这其中,芜湖高新区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江淮汽车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安徽省芜湖市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在政策上给予极大扶持。经过多年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现已成为芜湖市第一大产业。2013年芜湖市被列入全国新一轮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城市,2014年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被科技部列入第二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之一。目前,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向“掌握世界一流技术,生产世界一流产品,建成世界一流基地”的目标迈进。这其中,芜湖高新区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明显

  经过10年发展,芜湖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已形成了多品种、全系列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及配套体系,具备年产能130万辆的生产能力。拥有7家整车制造企业,400余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国内知名汽车及零部件企业30家,规模以上企业近300家。

  有了雄厚的产业基础,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频创佳绩。2014年芜湖市汽车零部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996.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6%。2014年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核心企业86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62家,实现产值165亿元、营业收入154亿元、增加值50.3亿元。

  集群企业近两年来共获得各级各类科技项目29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2项,省级项目59项。2013-2014年度,共申请专利7029项,其中发明1713项,获得授权4836项,其中发明专利449项。

  据悉,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拥有国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14家,形成了从原材料到关键零部件,再到整车的完整产业链,涉及20大类产品、3000多个品种,拥有高新技术产品279个。

  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与龙头企业的带动分不开。作为芜湖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奇瑞公司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有着更为迫切的期待。从2010年下半年起,奇瑞公司开始了从追求销量、规模向追求品质、品牌、效益的转型升级,在产品技术体系与品牌建设的同时,将新能源汽车发展作为转型升级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以推进。

  2014年奇瑞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完成eQ新车型开发,奇瑞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在S15EV上得到应用,如一体化三元锂电池包、32位电控技术、加热技术等。根据当前政策导向,完成QQ3 EV锂电配置的预研和公告申请,使动力性满足国家标准,续驶里程达到政府补贴要求。M16 PHEV项目完成B样设计,并完成十台样车的试制。A16EV项目完成P4节点的开发,并试制多台样车。技术项目完成13项,获得国家政府补贴上千万元。技术提升方面,完成了增程器项目、减速器新能源提升和热泵空调项目的开发,为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芜湖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基础雄厚、发展步伐稳健的态势。”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