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传统车企下战书 互联网汽车过的怎样?(2)
小鹏汽车:小批量生产,今年年底上市;自建工厂2019年一期投产
小鹏汽车第一款量产车的目标是一辆时尚、跨界的电动SUV。目前,搭载小鹏汽车“三电一屏”的样车累计试验里程已达2万多公里。2016年9月13日,首款小鹏汽车BETA版车型于在北京正式发布,并于去年年底开始首批样车制造,2017年完成产品公告并开始小批量生产,此次小批量生产的车型采用代工方式。
小鹏汽车团队成立于2014年中,专注于针对一线城市年轻人的互联网电动汽车的研发。小鹏汽车的三位创始人杨春雷、夏珩、何涛来自上汽、一汽大众等整车企业,主要负责新能源及智能车相关项目。
2014年底,小鹏汽车获数百万美元天使投资,投资人包括UC创始人何小鹏、YY创始人李学凌、猎豹移动CEO傅盛、58同城CEO姚劲波、腾讯高管吴霄光,经纬创投张颖等。2016年3月,有消息称小鹏汽车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近5000万美元,同时获得了来自投资方6000万美元无息贷款。今年6月份,小鹏汽车再次获得神州优车22亿投资。
奇点汽车:小批量生产,2018年上市;主攻20万以内市场
奇(ji)点汽车是由智车优行推出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它的创始人是360/金山副总裁沈海寅。沈海寅曾在首款SUV发布时表示,与特斯拉“自上而下”从高端着手不同,奇点汽车的价格不会超过20万,在续航方面有望达到350公里,推出后将会直接与MODEL 3展开竞争。
在商业运作方面,沈海寅一再强调,奇点汽车采用的是集成式创新,也就是现在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就是指企业紧紧抓住自己的核心业务,而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沈海寅还提出,未来的汽车业应该是开放式的,而非“闭门造车”,汽车生产细分化是今后潮流。
今年4月13日,奇点汽车首款SUV——奇点iS6正式亮相,这是一款纯电动汽车,续航达400公里。此外,奇点汽车还承诺,新车将在今年年底实现小规模量产。在生产方面,沈海寅也提到过,要把核心业务抓在自己手上,所以在去年,沈海寅就宣布:“奇点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将落户安徽铜陵,总投资80亿元,年产能将达20万辆,今年年底动工。”同时他还透露奇点汽车现已完成6亿美元的融资。
“兴废在此一战” 一车定生死的“战书”
短短几年内,为何会有如此多的新品牌投身造车的浪潮之中?这不是巧合,说明长期稳定的汽车行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几年前,我们提及可持续发展,想到的是新能源,是电动汽车。如今的可持续,却已经成为了未来出行方式的改变。出行方式的转变,也促成了汽车厂商的逐步转型,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传统豪强提出对智能出行的看法与解决方案。而拥有互联网思维的造车新势力,无疑有着更快的转变速度与更好的应对思路。在对的时间出击,这应该算是“天时”。
与此同时,汽车行业正在发生转变的另外一点是便是从传统汽油向新能源动力的变革,而一款电机的研发与制造要比发动机简单很多。中国又是作为世界新能源市场最有潜力的单一市场,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同样拥有着“地利”。
互联网汽车公司,重点不在互联网,而是“汽车公司”。李斌也曾经说过,“互联网造车”是一个统一性的词汇,本身没有贬义。所以,真正能抹黑他的,只有妄图滥竽充数的人。无论贾跃亭成功与否,他都在坚持自己的造车梦;我们还能看到董明珠的倾尽所有;以及一位又一位的汽车人转战互联网造车。叫他们“赌徒”也好,“勇士”也罢,“人”亦或是一颗造好车的决心,成为了这传统与新兴造车企业之间交锋的关键。
但因为传统汽车市场坚不可摧,也没有太多宽松的空间容许新品牌去发展,所以他们另辟蹊径,打出“颠覆”的口号,抱着“兴废在此一战”的决心,推出一到两款车,“成则存败则亡”只为争一席之地。这些夹缝中生存的新品牌们也提出了“这个世界还需要一个新的汽车品牌吗?”的问题。像是不自信的自问自答,又像是对传统汽车格局发出的挑战书。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