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电动车迎来加速发展机遇期 山西大同开禁

将小型低速电动汽车的生产销售和日常使用正式纳入规范管理轨道。大同市由此成为国内第12家出台此类管理办法的城市,这也为大同市的低速电动汽车产业加速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期。

低速电动车迎来加速发展机遇期 山西大同开禁

今年4月2日,大同市政府以同政办发【2015】34号文件,印发了《大同市小型低速电动汽车管理暂行办法》,将小型低速电动汽车的生产销售和日常使用正式纳入规范管理轨道。大同市由此成为国内第12家出台此类管理办法的城市,这也为大同市的低速电动汽车产业加速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期。

何为小型低速电动汽车?据市经信委汽车产业科负责人介绍,大同市出台的《暂行办法》中所称的小型低速电动汽车是指以铅酸电池、锂电池等车载电源为动力,最大时速不超过70公里/小时的四轮电动乘用车、四轮电动货车。这种车辆售价一般在3~5万元,充一次电可行驶80~100公里,总使用成本不到传统汽车的1/4。由于其具有价位低、使用维修费用便宜、容易驾驶等优点,深受中小收入家庭、县城、农村以及老年人的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国内低速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较快的山东德州、河北邢台等地,已经将其列为当地的支柱产业重点扶持,并出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管理办法,对进入市场的电动汽车进行规范管理。仅2014年邢台市生产销售的低速电动汽车就达到5万余辆。目前,大同市销售使用的各类品牌电动汽车约有400多辆,预计今后五年全市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可达到8万余辆。但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我市目前销售使用的低速电动汽车竟无一辆是本地生产的。

一边是庞大的市场需求,而另一边却是令人尴尬的生产空白。扶持本地项目、加快低速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刻不容缓。

去年6月,我市正式启动了《小型低速电动汽车管理暂行办法》的编制工作。市政府先后多次召集市法制、经信、质监、交警、商务、工商等部门的负责人,就《暂行办法》的编制工作进行反复讨论,并组织相关人员对我市低速电动汽车的市场现状、发展前景以及本地项目建设情况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在反复讨论、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今年4月2日,我市正式出台了《大同市小型低速电动汽车管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对在我市行政区划内从事小型低速电动汽车生产的企业及产品管理进行了明确规定,这也为我市低速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市经信委汽车产业科负责人这样认为。

《暂行办法》出台后,大同市各有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市经信委先后发布了《小型低速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名单》及《小型低速电动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名单》,市交警支队也出台了电动汽车管理办法……

“这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为大同低速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开通了‘快车道’。”我市乃至我省唯一一家低速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山西北宇专用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恒军对此感触颇深。他告诉记者,早在去年9月,北宇公司就看准了低速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果断转型,投资1.6亿元,启动实施了年产5万辆低速电动汽车技改项目,该项目达产达效后,年可实现产值15亿元、利税1.75亿元。今年年初,该公司生产的第一批低速电动汽车样车已经顺利下线。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规范扶持政策,使得该公司在引进项目合作方、开辟市场等方面遇到了不少困难。

“《暂行办法》出台后,我们的项目推进速度明显加快了。”杜恒军告诉记者,在《暂行办法》出台后,北宇公司很快就与山东时风集团、浙江绿野公司、重庆力帆集团等国内知名的电动汽车生产企业达成了研发生产低速电动汽车的合作协议,并将于近日与这三家企业通过OEM形式,启动大同市场,为今年9月底北宇公司形成规模生产做市场铺垫,预计到年底北宇公司就可产销各种型号的低速电动汽车5000辆。而随着北宇公司年产5万辆低速电动汽车项目的达产达效,我市的低速电动汽车产业也必将迈入加速发展的轨道,为我市实现“六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