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松下“合体”是要干啥?松下的算盘和北汽的逻辑(2)

然而从最为关键的续航里程指标上来看,北汽新能源与特斯拉相比仍具有不小差距,但特斯拉价格上的劣势也十分明显。若能借由使用“特斯拉的电池”达

然而从最为关键的续航里程指标上来看,北汽新能源与特斯拉相比仍具有不小差距,但特斯拉价格上的劣势也十分明显。若能借由使用“特斯拉的电池”达到续航里程提升的同时仍能保持较为平民化的售价的话,或许是北汽集团超越特斯拉的一条捷径。

【一颗定心丸】

洞察者:汽车圈又多了一对新跨界CP 这次是北汽&松下!

根据北汽集团海纳川零配件公司与松下签署的关于车内空调电动压缩机的合作协议,双方合资生产的电动空调压缩机未来计划用在新能源车上,目前正在审批中,何时能投入使用尚未确认。但据媒体报道,这家位于天津地区的工厂有望于2018年开始量产。

事实上,北汽集团与松下公司谈判合作内容远不止目前签署的压缩机项目。据北汽集团战略部相关人士介绍,双方未来还将在电池和智能化方面加深合作,“内容尚在谈判中,目前不便向外界披露”。

【北汽新能源规划提速】

洞察者:汽车圈又多了一对新跨界CP 这次是北汽&松下!

按照规划,到2020年,北汽集团旗下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将挑战70万辆“大关”。而根据年初北汽新能源发布的十三五战略,到2020年其年度产销规模要达到50万辆。

这意味着还有20万辆的销量目标需要通过北汽集团旗下的昌河,北汽股份旗下的绅宝、威旺等自主板块加速推出新能源产品来完成。但截止目前为止,这些板块的新能源业务尚未全面启动,四年半内从零到20万辆,这些整车板块的压力着实不小。

【看客多持“积极”态度】

洞察者:汽车圈又多了一对新跨界CP 这次是北汽&松下!

“与松下的合作将成为北汽集团70万辆目标达成的重要支撑”,这是一位业内人士对北汽与松下此次合作秉持的肯定态度。

此外,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市场上比较好的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主要为美国和日本品牌,国内市场品牌较为杂乱,且产品技术质量同国外品牌相比相对落后。在此背景下,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在相对较新的国内市场应当会有不错的发展前景。

【一纸合约的背后】

洞察者:汽车圈又多了一对新跨界CP 这次是北汽&松下!

投资额最高数百亿日元,很显然不可能单单是为了目前已经曝光出来的国产空调压缩机,接下来的“电池和智能化”恐怕才是二者关注的重点所在。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此次签约的主体为北汽集团海纳川零配件公司,一位接近北汽集团的业内人士表示,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下,新产品不仅可以供应给北汽新能源公司,还可以供应给北汽集团旗下所有新能源汽车板块。

换言之,新合资公司的未来发展,将北汽集团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全产业链发展都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或许这才是此番合作所蕴含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