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列入北京重点科技创新工程 助推无人驾驶技术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1.5亿辆,能源、污染、拥堵、安全等汽车4大公害问题日益尖锐。根据国家发布的计划,至2020年,远程通讯互联终端整车装备率将达50%,驾驶辅助、部分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约30%。2025年,远程和短程通讯终端的整车装备率增至80%,高度自主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约

无人驾驶列入北京 重点科技创新工程

据来自北京市科委的消息,《北京市智能网联驾驶技术创新工程(2016年-2025年)》近日正式启动,以推动无人驾驶技术的攻克。据了解,包括“无人驾驶”在内的智能网联驾驶技术,已列入了北京市的重点科技创新工程。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1.5亿辆,能源、污染、拥堵、安全等汽车4大公害问题日益尖锐。根据国家发布的计划,至2020年,远程通讯互联终端整车装备率将达50%,驾驶辅助、部分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约30%。2025年,远程和短程通讯终端的整车装备率增至80%,高度自主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约10%到20%。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与智能出行系统配合可实现“高效、安全、舒适、节能”行驶的新一代汽车。据悉,为推动无人驾驶技术的攻克,北京市科委组织编制了《北京市智能网联驾驶技术创新工程(2016年-2025年)》,提出了北京市智能网联驾驶技术研发、示范应用及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包括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测试验证体系建立、示范运营、试验环境建设及产业培育等。

据了解,为此北京市科委还牵头成立了智能网联驾驶技术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由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等23名专家组成,分为整车组、感知组、通信及信息组、标准及验证组等4个专业组,并设总体组统筹推进专家组工作。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表示,建立专家委员会机制,其目的就是要依托专家进行技术发展战略选择,将技术创新与体制政策创新配套推进。今后,北京市还将加快建设北京市智能网联驾驶协同创新机制,推进共性技术研发、测试验证平台搭建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