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突破新能源车推广困境 探路分时租赁“微公交”

目前国内推广电动汽车存在五大障碍,分别是价格高、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充电设施不完备和电池衰减等问题。所以,在短时间内要让消费者接受、购买电动汽车还有很大的难度。“微公交”模式正是针对几大障碍有效推广电动汽车的探索与实践。

  杭州突破新能源车推广困境 探路分时租赁“微公交”

  旅游旺季即将到来,为方便市民和游客出行,近日杭州公交集团在涉及西湖景区、大型商贸区、大型生活区等主城区域公交线路上投入172辆纯电动客车。当然,区别于公交集团投放的纯电动客车,“微公交”这种新型代步工具更适合游客享受金秋时节的杭州。

  地铁和公交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大动脉,目前缺少毛细血管作为连接,如果将“微公交”形容为城市公交毛细血管的话,便可以完善城市交通体系,打造居民出行的便捷、绿色平台。

  为此,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浙江大学联合专题调研后出具的《杭州市五年十万辆纯电动汽车微公交项目可行性调研报告》,由浙江左中右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具体运营,并在杭州进行了“微公交”新型商业模式的探索。

  分时租赁“微公交” 突破推广困境

  纯电动分时租赁“微公交”是集分时租赁和传统公交模式于一体的新型分时租赁模式。

  “微公交”站点分布在城市的机场、车站、酒店、商业中心、商务中心、居民小区等区域,在运营区域内,为用户提供一种租车自驾的出行。租车网点是该模式的基本单元,为用户提供自驾租车及各种服务,承担车辆立体停放、充换电、维护、电池回收再生及网络系统运行管理等。该模式将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相结合,将电动汽车的分时租赁与传统公交系统的网格化站点系统相结合,打造交通工具共享平台,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模式,丰富和完善了城市公共交通。

  目前国内推广电动汽车存在五大障碍,分别是价格高、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充电设施不完备和电池衰减等问题。所以,在短时间内要让消费者接受、购买电动汽车还有很大的难度。“微公交”模式正是针对几大障碍有效推广电动汽车的探索与实践。

  只租不售——解决了用户一次性购买价格高的问题;分时租用——对续航里程的要求大大降低,缓解了续航里程短的问题;集中充电——用户无需考虑充电问题,不完全依赖城市的充电设施;同时,可实现低谷慢充,规避了充电时间长的弊端;按需调配——可根据用户不同的里程需求,提供相应的车辆,充分规避电池衰减带来的影响,可将电池用到极致。

  2014年8月,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对杭州市纯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微公交”项目进行调研评估时表示,杭州“微公交”模式可以为用户节约高昂的固定成本费用,大大降低人们的出行成本。“微公交”能够保证在享受经济的服务费用的同时,达到与拥有私家车一样的方便快捷。

  14000余辆微公交 西湖边上新风景

  目前已投放的“微公交”车辆均为康迪牌纯电动汽车,共2款车型,分别为康迪小电跑K10(两座)和康迪熊猫K11(四座)。自2013年9月投运以来,这些外形看似SMART的电动微公交车型便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截至目前杭州已投放14000余辆,今年已经建成站点100个左右。

  据了解,杭州微公交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临时短租,一小时20——25元人民币,形式跟杭州公共自行车差不多;一种是团体长租,年租金万元左右。

  康迪电动汽车集团品牌管理部负责人表示,目前“微公交”在杭州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种模式也正在向中国其他城市推广。作为中国首创的纯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服务,这种既便民又环保的微公交模式正逐步走向成熟。

  杭州市市长张鸿铭对此表示,杭州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和推广大市,下一步杭州市将围绕建设公交都市、打造绿色公交体系,深入推进新能源公交车应用,着力探索新能源汽车公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