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退坡后 新能源车产销还能成倍增长吗?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和政府补贴大幅“退坡”的临近,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进入关键期。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以同比约3倍的增速迅猛增长,但市场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政府补贴。赛迪智库工业安全生产研究所的专家指出,这种模式在市场培育初期十分有效,但长远来看容易产生依赖性。一旦补贴大幅“退坡”,行业发展又缺乏更多推动力,市场很可能遇冷。
考虑到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推广中,依然面临价格和性能劣势、充电难、安全性低等困境,专家提出三点建议:加强政策创新,降低对政府补贴的依赖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充电难”问题;加强技术突破,提升新能源汽车性能和安全性。
进入推广关键期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表现成为眼下低迷的车市里少有的亮点。
据统计,8月份,新能源汽车生产2.1万辆,销售1.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倍和3.5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3.8倍和6.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倍和1.6倍。累计来看,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1.8万辆,销售1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倍和2.7倍。
快速增长的态势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在2012年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中,提出了2015年产销50万辆、2020年2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随后,试点城市、牌照开放、路权优先、补贴等利好措施相继出台,新近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更是明确提出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赛迪智库工业安全生产研究所的专家告诉记者,从近几年的市场数据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从2014年开始呈爆发式增长态势,“政策市”特征明显。从区域市场看,补贴政策落实较好的上海和北京,201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达到1.1万辆和0.8万辆,约占全国总销量的25%,这也从另一角度印证了补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促进作用。
然而,源于政府补贴的市场增长动力能持续多久,成为业界关注的问题。今年4月29日,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指出,2017—2018年,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除外)补助标准将在2016年的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将下降40%。这意味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临近,产业发展进入关键期。
面临多重困境
值得警惕的是,在市场高速增长的背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自身成熟度依然较差,仍面临价格和性能劣势、充电难、安全性低等诸多问题。
赛迪智库工业安全生产研究所的专家指出,从价格和性能来看,目前传统燃油汽车仍明显优于新能源汽车。
一方面,我国推广新能源汽车以电动汽车为主导,虽然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较低,但售价偏高。在中央和地方高额补贴政策下,算上省油节约的费用,一辆年行驶1万千米的私家车所节省下来的费用还是抵不过购车时高出的部分。
此外,有媒体调查,我国60%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心理价位在10万元以下,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新能源汽车,补贴之后价格在10万元以下的还很少。
另一方面,电动汽车在续航能力上与传统汽车相差甚远。传统燃油汽车一次加注燃料后续航里程能够轻松超过500千米,而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普遍偏低。以纳入《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的车型为例,表现较好的比亚迪e6也仅达到300千米左右,且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降低,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还可能大幅下降。
严重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另一个现状是“充电难”:既包括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原因,也有电动汽车充电时间较长的因素。
截至2014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2万辆,而充电桩只有约3万个,离供需平衡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正以同比3—4倍的增速迅猛增长,而新充电设施的建设速度却较慢,缺口不断增大。此外,以比亚迪e6为例,如果用普通民用交流电充满需要38个小时,即使选用大功率充电站最快也需要2个小时。
专家还提到了安全性的问题。目前,电动汽车大多采用锂电池,无论是三元锂电池、锰酸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基本都存在安全隐患。
“基于以上三个主要原因,高速增长恐难持续,补贴一旦退坡,市场将面临严峻考验。”上述专家总结道。
降低补贴依赖性
针对以上问题,赛迪智库工业安全生产研究所提出了三条对策。
首先,加强政策创新,降低对政府补贴的依赖性。一是探索建立包括停车优惠、用能优惠、减免高速公路过路费等多元化的非直接补贴政策扶持体系;二是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诸如牌照开放、路权优先等非货币化的扶持政策;三是引导和支持企业创新商业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发挥更大作用,比如采取合同能源管理(EPC)、公私合营(PPP)等模式,以缓解出租车公司、公交公司一次性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资金压力。
其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充电难”问题。既要加强统筹规划,扩大公共充电设施覆盖范围,也要继续加强个人充电桩建设,同时还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充电设施建设领域。
比如,根据北京市发布的《关于本市电动汽车充电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从2015年6月1日起,提供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的充电设施经营单位可在收取电费的同时,额外收取充电服务费,并规定了服务费的上限。此举可在确保电动汽车使用成本显著低于燃油汽车使用成本的前提下,鼓励社会资本来进入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建设。
最后,鼓励技术创新,提升新能源汽车性能及安全性。在现有扶持资金的基础上,加大对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电池、快速充电技术和电池安全性等的研发扶持力度,并且鼓励车企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开展合作,建立联合创新机制等。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