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补贴退坡是“过滤器” 非财政补贴政策更有效

目前中国已经有了很好的政策支持,车企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给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企业和政府需要尽快建立电动汽车生态环境,才能有效的促进新能源市场的迅猛发展。

新能源补贴退坡是“过滤器” 非财政补贴政策更有效

  “补贴的退坡政策是一种过滤器,有利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良性发展。”近日,东风日产市场销售总部专职副总部长叶磊在2015电动汽车科技创新国际论坛上针对新能源退坡政策问题如此表示。

  他认为在原有补贴政策下,已经有一些鱼龙混杂的企业有一些急功近利的想法,在没有做好产品的时候就推到了市场上,扰乱市场,不利于前期给消费者更多信心。“前几年的补贴政策已经培育了一定的市场,即使补贴退坡或取消,有实力的企业还是会在已经培育的市场中找到机会,同时也让那些拿补贴作为杠杆投机取巧企业没有生存空间。”叶磊如是说。

  退坡是必然

  2015年虽然整体汽车市场增速放缓,但在车市寒冬中“新能源汽车”是难得的一丝温暖。据统计,今年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38万辆,是去年同期的三倍。

  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企业自身努力外,当然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推进有很大关系。其中,补贴政策对新能源发展的助推作用非常明显,没有补贴新能源市场不会快速增长。补贴也让企业、资本和消费者都看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机会。

  然而,在连续三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补贴下,确实出现了一些“靠电池换补贴”的乱象。因此,与2010年开始的大力补贴已经不同,目前新能源汽车补贴采取逐年退坡的机制。今年5月财政部、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更是明确了退坡的具体细则。

  补贴退坡甚至取消确实对新能源车企来说带来较大压力,但从今年整体的表现来看市场给予了很大的信心。

  非财政补贴政策更有效

  从数据上来看,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望全球第一,但目前消费者对电动汽车仍有很多顾虑,续航里程、安全性、充电问题等等。

  虽然新能源补贴越来越少会让有些业内人士比较担心,但宝马(中国)服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韦睿博士表示:“金融补贴和经济上的补贴逐步减少是趋势,当政府建立成熟的基础设施时就会取消补贴,消费者在对新能源汽车有一定认知后再取消补贴是有效的。”补贴只是一方面,他认为基础设施的建设起到的作用更大。

  同时摇号、购置税减免等非财政的政策支持将在未来起到更大的作用。

  韦睿认为目前中国已经有了很好的政策支持,车企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给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企业和政府需要尽快建立电动汽车生态环境,才能有效的促进新能源市场的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