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特斯拉独资入华造电动车? 未必是坏事(2)
最近数十年,外商独资化趋势非常明显,据《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独资化趋势分析》
这种趋势是可以预见的,美国贝恩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迪波拉曾经说过,“在开放的市场上,合资企业将会越来越多地解体。”理由也不难理解,起初外商进行合资的主要理由是中国市场不成熟,投资环境差,既然投资环境改善了,那为何还非要合资让中方资本白白捞钱?另外,中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独资企业能避免合资、合作企业管理中的诸多摩擦,效率更高,有利于提高竞争能力。独资化还能实现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需要,减少核心技术的泄露。
所以说,外商独资化趋势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并不值得大惊小怪。
外商独资化对“技术溢出效应”有好处,中国电动车革命不应墨守成规
长久以来,对于外商独资化的趋势,很多人持有负面看法,尤其体现在一些比较重要、中外技术差距比较大的领域。比如一篇题为《外方谋求独资化的不良动机及手段研究》的论文就叹息“大量中国企业与外企合作却遭遇陷阱,被外方吞并。”不少研究也认为外商独资化对中国经济有负面影响。
这些看法首先是无视了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如前所述,外商独资化趋势是避免不了的,应该正视这个趋势。另外,这些看法也低估了外商独资化对“技术溢出效应”(即我们期待的技术转移)的正面影响。事实上,近年的许多研究都指出,外资独资化对于后发国家“干中学”其实是更加有利的。
理由也不是很难理解,比如有外国经济学者就从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成本角度,证明了在独资企业中跨国公司通常会转移更为先进的技术——换句话说就是不那么防着你“偷技术”了,而新技术越早进入一个国家一个市场,其带来的示范效应、竞争效应、上下游企业关联效应以及人才转移效应,都能够促进本土企业技术的提升。就拿特斯拉入华想象一下吧——世界领先的电动车企假如就在国内独资设厂,国内车企可以近距离观察学习,并且国内设厂能让特斯拉销量提升,可以让国内一些被诟病为“靠补贴为生”的电动车企感受竞争压力加强研发,并且在国内设厂必须要招国内人才,这些人才以后有机会能服务国产品牌。要产生这些效应,一家合资厂很有可能比不上一家独资的外资品牌工厂。
事实上,国内的企业没必要过于惧怕竞争,互联网领域中国同样是后发,但很多方面已经能够击败美国同行,许多经验有助于让国产汽车品牌应对竞争。如果还墨守成规,特斯拉等国外先进企业因此不肯进来的话,那就什么学习效应都没有了。既然我国想把握住电动车革命大潮,进一步的开放是必不可少的。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