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共享汽车:为何在风口上还疯不起来?(2)
在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看来,《指导意见》只是一种鼓励,“企事业单位没有理由牺牲自己的利益,把停车资源开放给营利性的共享汽车平台”。
二问:投放规模多少?
投放数量受制于资金实力,但政府的规模控制更为关键,牌照及资质是其主要手段
取还车不便利,一方面是因为停车难,另一个原因则是投放车辆的不足。
以环球车享为例,目前上海的网点服务能力足够支持1.2万辆车,平台现在投放了5700辆。曹光宇表示:“用户使用的需求跟我们投放车辆的数量不匹配,投放车辆数量偏少,在使用高峰段,会形成使用车辆之间的竞争。”
部分车企的投放量偏少是囿于资金,没有足够的钱去购置并运营更多的车辆。同时企业在采购时希望获得安全可靠、便于清洁、小巧易停的专业化产品,并没有那么着急投放。
更重要的原因是各地政府有意控制共享汽车的规模,共享单车是前车之鉴。
此前共享单车的过度投放导致其规模数量远超各城市的饱和容量。以上海为例,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测算的共享单车合理容量为50万辆,截至2017年8月,沪上单车投放已超150万辆,超出计划饱和量两倍。
在8月20日,上海宣布暂停新增共享单车投放,随后深圳、广州、杭州、北京等多地陆续出台限制单车投放政策。
共享汽车更需要及时管控投放数量。“相较于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停放的占地面积要大很多,更重要的是它行驶时很占道路。”李志青对《财经》记者表示,“一旦过度投放,造成交通拥堵,难以提高道路使用效率。”
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发展分时租赁模式的共享汽车是希望减少私家车的购买,缓解交通拥堵。据AlixPartners分析,在美国市场,一辆分时租赁车辆可以替代19辆私家车。在中国,这个替代比例也不会低于1∶10。
汽车比单车更易于政府管控,关键抓手就是资质与牌照。
目前国内所有城市都要求运营商有租赁营业执照,北京和上海等部分城市还要他们拿到交通局颁发的经营许可证。
在今年3月份,上海市交管等部门曾约谈途歌,要求其停止在沪的共享汽车业务,收回涉嫌违规车辆。在和政府部门沟通交涉后,途歌已获准在上海继续运营。此外,上海会给共享汽车专门的牌照,而且每年都有限额。只有平台的车辆有合法牌照才能上路。
所以,在给共享汽车安装加速器的同时,政府也给企业套上了紧箍,让投放规模在可控范围内发展。
曹光宇对《财经》记者表示,现阶段要让市场创新发展跟政府及时更新管控相结合,让市场的发展速度相对温和,他以目前沪上6万多辆的出租车为对照,预测到2020年,“上海共享汽车的规模可达5万-6万辆”。
三问:续航怎么延长?
如果电池和充电技术没有突破,换电是比有桩充电更好的选择吗?
在共享汽车市场上,现在是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并行发展。
部分投资人认为在不限牌的二三线城市,燃油车有一定机会,除了二手车的盈利模型更为清晰之外,其续航里程更长,加油更方便,用户体验更好,但这类共享汽车平台只有少数几家。
毕竟政府鼓励的是通过新能源车开展分时租赁业务,电动共享汽车算是当下的主流,但目前不少共享汽车的续航里程在100公里-150公里之间,运营成本高,用户体验有待提高。
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研发更快的充电技术是治本之道,但这个更多要靠电池企业的技术突破。
共享汽车企业只好在续航方式上花心思。目前有立充电桩和换电池两种不同的续航模式,平台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同时提高单车日均运营效率的方式。
充电桩模式还是绝大多数平台的选择。这种方式是拿一个车位,安一个桩,资金逐步投入,适合资金不充裕的互联网创业公司,环球车享等领跑者也采用这类传统的模式。“目前市场上只有盼达一家在做换电。”盼达用车河南区域负责人喻征东告诉《财经》记者,“换电的效率更高,能极大提高运营效率。”
在喻征东看来,换电模式不用为车位配备充电桩,成本更低,也不会出现充电车辆占据车位的情况,能提高车位的使用效率,而且可以在路上进行电池的更换,时间短,消费者不用为了等车充电而耗费几十分钟甚至更久。但在熊猫资本投资总监丁一丁看来,相比传统的充电桩,换电模式在提高上述方面效率的同时会增加很多额外的成本。
“换电池得增加电池的储备,还要有人开车待命,运营成本也在往上提。”丁一丁告诉《财经》记者,之前也有平台尝试换电,最终都放弃了,“如果这个模式好,不会只有一家做”。
换电的成本确实很高。建造一座充换电站就需要150万-250万元,每个城市如果要上规模,仅建站就要投入过千万元,而且还要耗资购买和储备足够的更换电池。“充换电站是一次性的资金投入大,很多互联网企业不一定能够承担。”盼达用车副总经理袁婷婷对《财经》记者说,力帆掌握小型车载电池、电池管理系统以及拔插电池后接口的灵敏性等技术,一般的企业模仿不了。
同时,换电服务主要是外包给力帆控股的另一家能源公司移峰能源,袁婷婷表示,“双方在一个大股东下,相互合作,对于盼达来说,成本就低很多。”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