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车企各自发力布局新能源 2025年销量或达800余万辆(2)

其他充电技术。 目前,一些新型的充电方式也取得突破并进入到应用环节。本田在德国奥芬巴赫建造了太阳能充电站,通过使用太阳能光伏屋顶来为整个

其他充电技术。

目前,一些新型的充电方式也取得突破并进入到应用环节。本田在德国奥芬巴赫建造了太阳能充电站,通过使用太阳能光伏屋顶来为整个充电桩提供能量。该充电站的电压达940V,最大可传输150kW的能源,同时为4辆电动汽车充电。此外,未来的充电模式还有望向可视充电、智能充电等方向发展。

自动驾驶技术广受关注

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动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以此为基础的智能网联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以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最为迅猛。

德国:今年5月,德国汽车零部件巨头采埃孚宣布与世界大型座椅与内饰制造商法国佛吉亚合作,共同开发自动驾驶时代的安全技术和未来的驾驶席座椅;大陆集团则通过收购美国一家企业的激光传感器部门以获得自动驾驶车辆和周围距离的相关测量技术,并与国内科技公司百度达成战略合作,联合开发自动驾驶、车联网和智能移动服务相关领域的合作和解决方案。博世集团从2016年开始与中国当地企业合作,在电动化相关领域启动了十余个新开发项目,除此之外,博世还和德国戴姆勒、美国英伟达共同开发,计划在2020年左右实现不需要驾驶员的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

日本:日本排名第一的零部件企业电装收购了富士通旗下雷达系统制造与无人驾驶系统研发公司富士通天,加强自动驾驶相关软件的开发,并将2017财年的研发费用增至4250亿日元,其中三分之一将投向人工智能开发等领域。

美国:在过去的十年间,谷歌一直在自动驾驶技术上投入大量资金与人才,不仅推动了与自动驾驶汽车有关的立法,还建立了一支自动驾驶汽车车队。目前其独立出来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Waymo在激光雷达技术上不仅提高了精度,还实现了成本降低,并将在后续规模化的量产中实现进一步成本下降;另外,其推出的视觉系统能够适应所有的光线环境并能够完整地完成对路况的建模。

苹果公司对于自动驾驶的布局也已箭在弦上。不仅已经获得了加州自动驾驶测试牌照,还投资了与自动化研究相关的公司,并将继续探索自动化系统在交通运输领域的潜力。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各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内容。随着电动化的进一步普及与发展,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将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这其中有巨大的技术空间和市场空白,对企业自身乃至所在地区和国家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