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家新能源车企中报业绩汇总 平均净利18.44亿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销量分别为9万辆和8.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3.6%和47.7%。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0.36万辆和45.5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5.01%和97.12%。
新能源汽车步入规模化商用期,行业景气度居高不下的同时,“出清行动”也拉开帷幕。昨日(9月3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了关于对拟上报《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第1批)》企业清单进行公示的通知。针对2017年7月1日前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进行了梳理,拟将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1年及以上的企业名单(按合格证上传数量统计)上报工信部。
其中,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重庆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山西皇城相府宇航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宁波波导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山东丽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重庆五洲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等30家新能源车企“被点名”。
长期来看,随着新能源补贴政策调整、“双积分”政策交易启动、新能源车停产名单发布等政策不断推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向着稳定、健康、繁荣的方向发展。
但短期内,政策的震荡必将引起企业生存状态的巨变。上半年,由于新能源补贴下滑,车企业绩受到极大的影响。
我爱电车网(微号:xevcar)统计17家新能源车企2018年上半年度业绩报告发现,营业收入总计7290.24亿元,平均营收428.84亿元;净利润总计313.52亿元,平均净利润18.44亿元。其中,上半年上汽集团营收、净利最高,其营收超4571亿元,净利润逾189亿元;比亚迪、长城汽车、广汽集团、长安汽车、江淮汽车、福田汽车、宇通客车、众泰汽车营收破百亿;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宇通客车、比亚迪、众泰汽车、东风汽车、江淮汽车、力帆股份、金龙汽车、中通客车、亚星客车13家车企实现盈利,占比76.47%;8家企业实现净利润大幅下滑,占比47.06%。
17家新能源车企中报业绩汇总
潮退了,才知道谁在裸泳!营收、毛利率、净利润等是衡量一个企业生存现状的核心指标。对于新能源车企业绩承压,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表示,一是财政补贴迟迟不到位,政策变化导致新能源汽车生产受影响;二是前期市场主要做专用车,如新能源大巴、公交车等,这些产品遇到了瓶颈,而适合消费者的个人乘用车种类太少;三是充电桩未普及,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存在顾虑。
目前国内已有北汽集团、长安汽车、海马汽车三家中国品牌车企宣布了“禁售传统燃油车”时间表。同时,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新能源建厂热潮不断。有数据显示,全国新能源汽车规划参与企业数量超过200家,投资已经超过万亿元,规划的产能高达千万辆。此外,今年以来,房企开启“造车”行动,涉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规模超过100亿元。其中,华夏幸福、碧桂园、冠城大通、大名城等房企纷纷涉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在补贴退坡之后,车市竞争加剧,如何保持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热情及增强盈利能力?企业的考验才刚开始。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