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迎来了燃料电池汽车新时代?
2014年12月15日,丰田发布世界最初的燃料电池汽车“未来”,一辆承载新能源汽车未来的产品。从2011年,FCV已经崭露头角:2011年9月日产与戴姆勒达成FCV共同研发共识;2013年1月福特加入日产戴姆勒协同研发组织;同期,丰田与宝马、本田与通用结成共同研发体。目前,本田及现代的燃料电池汽车产品也已经提上日程。
图1 丰田燃料电池汽车“未来”
1.为什么是燃料电池汽车?
FCV与EV最大的区别,即燃料电池与锂电池的区别。燃料电池是“能量制造者”,氢气与氧气在高效催化剂的促进下“燃烧”释放电能,锂电池是“能量周转者”,把外部的电能储存为电极材料的化学能,再释放出来。
燃料电池具备锂电池无法匹配的优势,如续航里程接近500km、氢气加注时间仅3分钟等,而普通BEV的续航里程在200-250km,快充时间约0.5h-1h,慢充时间5h-8h。
2.燃料电池汽车综合效率
这里综合效率及排放考虑的是全生命周期,即从能源开采制造到车辆行驶的全过程(Well to Wheel)。当FCV及EV的燃料供给源限定为天然气,普通燃油车为汽油时,给出的FCV与EV的效率评价结果。
1. FCV的综合效率高于EV及燃油汽车。FCV的综合效率为40%,EV为33%,燃油汽车在原油精炼效率达到84%的情况下,综合效率为仅为25%。此处,能量源限定为天然气,如果采用核能及技术性能更高的氢气制备技术,FCV及EV在Well to Tank过程中的效率会更高。
EV在Tank to Whell阶段的效率高于FCV。EV的效率为85%,FCV的效率为59%。FCV动力系统中,采取的“电电耦合”,即加载燃料电池的同时配备锂电池等储能系统调节功率变换,适应不同的输出。当锂电池等储能系统的效率为85%时,燃料电池的实际效率为70%。随着Pt/C分散复合技术、3D立体微流道技术等在燃料电池应用,燃料电池的实际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3.燃料电池汽车减排效果
FCV在Well to Wheel模式下,CO2排放量低于燃油汽车及BEV,略高于EV。如图2所示,FCV的CO2排放量为78,低于燃油车的147及HEV的95,略高于EV的55,但以上计算的结果计算的是日本能源结构,日本核电比重约22%,煤炭的比重仅为27.1%,而中国的煤炭比例高达67.5%,所以以目前我国煤炭发电为主(约67%)的能源结构下,FCV的排放量会更接近于EV。
目前FCV排放效果受氢气制备技术制约,未来FCV的排放可能接近HV。以太阳能为能源直接制备氢气的情况下,FCV的排放仅为14,几乎是天然气改质制氢的18%,由此看出氢气制备方式对FCV排放起到决定作用。目前工业氢气主要采集自炼油、炼钢过程中附属产物。随着如天然气(甲烷)等改质制氢技术的规模化发展,氢气制备效率进一步提高,未来FCV的排放可能接近HV。
图2 各类汽车行驶1km产生的CO2量(g/km)
![新能源汽车迎来了燃料电池汽车新时代? 新能源汽车迎来了燃料电池汽车新时代?](http://www.itdcw.com/uploads/image/20150813/1439440039628570.jpg)
备注:供电根据日本电力能源情况测算。数据源:日本汽车研究所。
总体来看,目前FCV在续航里程及加注时间具备优势,天然气为能量源的情况下综合效率高于燃油车及EV,CO2排放量受制于氢气制备技术略高于普通EV。随着燃料电池技术及氢气制备技术的提升,未来FCV具备在效率及排放方面具备广阔的提升空间。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我爱电车网微信](http://www.itdcw.com/uploads/allimg/150421/1_1632356541.jpg)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