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核心技术获突破 “草根行业”走向自主创新

电动自行车行业的绝大多数专利都是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真正作为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很少。国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郑培东表示,这项核心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将实实在在地推动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发展。

电动自行车

图/雅迪电动车

电动自行车在中国诞生将近20年,已成为保有量仅次于自行车的大众交通工具,但一直以来无法摆脱“草根行业”的形象。而如今,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大环境下,行业门槛低、同质化严重的电动自行车行业也逐渐开始重视创新,并在核心技术上取得了突破。

在动力方面,电动自行车的电池工作特性是一大显著缺陷。“爬坡时最好人力推行或助力骑行,否则对电池损伤很大”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动力与续航里程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电动自行车使用者的常识。追求高速度就要牺牲掉最佳续航里程,也就是说,速度快的电动车跑不远,而跑得远的电动车,速度相对又比较缓慢。

如今,这一曾被行业内视为“不可逾越”的技术难关已逐渐被打破。今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为国内电动车生产企业台铃集团正式颁发发明专利证书,该专利可使电动自行车续航里程不会因为提高速度和加大动力而缩短。

记者了解到,电动自行车行业的绝大多数专利都是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真正作为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很少。国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郑培东表示,这项核心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将实实在在地推动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发展。

专家认为,目前电动自行车行业已经进入洗牌的深水期,依靠同质化的产品来获取市场份额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一批品质低的产品将逐渐被淘汰出市场,市场将转型升级,质量大踏步进入国家质量层面,企业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