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者”纷纷进军汽车行业 自动驾驶热潮中一定由车企主导吗?(2)
自动驾驶将加速产业融合,也将催生更多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因此,我认为,未来汽车行业将发展成由多方组成的社会生态系统,没有任何一方能占据绝对意义上的主导地位,所有参与者要共同构建完整的、全新商业模式下的汽车生态环境。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宗巍:最终必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我认为,在自动驾驶发展历程中,现在谈哪一方占据主导地位还为时尚早,或者说,未来更可能是参与各方在各自的优势领域居于主导地位,共同展开有效协作,一同支撑起全新的产业生态。
我们不能孤立地理解自动驾驶,作为智能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动驾驶不只是技术问题,也非单纯的产品问题,而是产业价值链重塑和产业生态圈重建的问题,涉及到硬件、软件与环境,涵盖了车辆、网联与智能,并与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密切相关。真正意义上全天候的自动驾驶需要以车辆为载体、信息交互为保障、人工智能为升华,还需要交通环境随之调整与升级。无论环境感知、智能决策以及车辆控制技术,还是智能交通设施与数字化城市、V2X车联网以及法规标准,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车企、集成供应商、科技公司、IT企业、地图商、通讯商和网联平台服务商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反过来说,缺少任何一方,自动驾驶的应用普及都会受到影响。
在此过程中,参与各方各有优势和劣势,例如传统车企及供应商在整车开发、车辆控制和电子架构等方面领先,而互联网等新生力量往往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平台运营方面独有其长。此外,类似地图商、传感器供应商等虽然不会主导自动驾驶,却也同样不可或缺。所以,我认为各方分别以自身优势为主导探索商业模式和技术路线,最终一定会殊途同归、相互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分主次的局面。
中国汽车工程协会副秘书长公维洁:应由国家级创新平台主导
立足国内现状,我认为自动驾驶应该由国家级创新平台主导。原因在于国内车企的技术实力和研发基础都不如国外车企雄厚,竞争力相对较弱,在国外或许车企可牢牢占据主导地位,但在国内,自主品牌车企恐怕在自动驾驶的新科技浪潮下难以继续维持其主导地位。
因此,由国家级创新平台联合多方共同开展相关布局更为现实,包括车企、ICT企业(信息和通信技术企业)和交通企业等;在统一布局下,由国家平台定义并建立自动驾驶领域的标准数据库、大数据平台等,随后开展共性交叉技术的进一步研发。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我爱电车网微信](http://www.itdcw.com/uploads/allimg/150421/1_1632356541.jpg)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