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焦虑成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首道关卡 制约新能源车产业发展(2)
行业监管仍较薄弱
目前,工信部已经修订完成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规则》,这将大幅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生产条件要求,以此来保证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性能和安全。与此同时,工信部还组织制定了电动汽车远程监控标准,电动客车安全条件也即将发布实施。同时,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动力电池的编码、规格等标准正在编制、修订之中。这些都将为市场驱逐劣币,促进优质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保证新能源产品安全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既重要又复杂,不仅涉及到了全产业链,也涉及到了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从全产业链来说,事故原因涉及到电池单体、电池组和管理系统、线束、高压部分、充电桩、充电站等。从全生命周期看,安全问题涉及的电池及整车的制造存储、运输使用维护、报废回收拆解等全周期的各个环节中。
然而,目前关于新能源车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的监管情况却并不乐观。
“目前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监管,应该说还是比较薄弱的,前段时间督察也发现了,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相关部门,在日常监管方面确实存在着不少的差距,还有很多的漏洞,监管手段还相对落后”。基于这种现状,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指出,有必要加快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管平台,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动态掌握车辆的生产、销售、安全运行、充电设施的运营情况,地方要发挥监管的主体责任,对车辆上牌、车辆运行、补贴申报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强化行业管理,严格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准入,加大产品一致性的抽查和处罚力度。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