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网联汽车需要“步步为营” 智能化“司机”将到来(3)
参会嘉宾纷纷在签名档上签名留念
在全国微型电动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成立大会上,由山东电视台主持人周诺主持,全国百余家电动车行业相关企业到会。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对“动力电池安全与微型电动汽车品质提升”做相关报告。魏学勤担任联盟理事会理事长,张军担任秘书长,共同为全国微型电动车产业创新联盟揭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为全国微型电动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的成立送来了寄语,祝贺联盟成立。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智能网联汽车联盟秘书长公维洁作报告
你还在开汽车?智能化“司机”将到来
曾几何时,“智能化”在我们眼里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化的生产和互联网的普及,智能化生活的构想也逐渐变为现实。现如今,智能化设备在我们的身边可谓无处不在,一部智能手机在手里,就让“管家般”的服务如影随形。但是现在大城市面临交通如此拥挤的现状,让我们每天上下班时间都花在了路上。如何做到交通也能够搭上智能化的顺风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智能网联汽车联盟秘书长公维洁在报告中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落地绘制了一份详尽的蓝图。
公维洁首先给出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车、路、人、云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公维洁指出,我国已将制造智能网联汽车列入“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与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所以,在工信部、交通部、科技部等部委的政策扶持和在交通部、公安部、工信部等部委的法律支持下,我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上路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坚实的“政治基础”,成为交通组成“正规军”的一员。
对于用户的不同需求,公维洁认为:“智能网联汽车的问世还需要严格的分级制度,按照智能化水平的不同和网联化程度的差异,也需要制定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相关配套措施。”
对于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生产现状,公维洁说:“目前,我国已经有多家企业投产智能网联汽车及其适用零部件,各个品牌的科研团队都在抢占新领域的‘山头’。有的企业还同互联网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大力提升了用户体验的反馈结果。”
“当然,有机遇就有挑战。”公维洁讲:“虽然我国有庞大的需求团体,但是还是需要看到,智能网联汽车因为没有核心技术,并且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还停留在理论层面。所以,智能网联汽车在我国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大的劣势。为此,我们学会也会主动搭建一个平台,让高端智库型人才加盟其中;并加强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为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更为客观的事实依据。”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院智能汽车中心主任陈涛作报告
呼之欲出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已在基地“遛弯”
在发达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已经进入了调试阶段;我国也在迎头赶上,争取先机。为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工信部2015年启动实施了“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专项工作。这样一个新事物的落地,我国的工程师们都需要做哪些努力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院智能汽车中心主任陈涛带领的团队对此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智能网联汽车是以交互为主的试验验证体系,边界复杂多变。所以需要考虑到诸多问题:新兴汽车电子功能是否安全?信息通信的安全与兼容性是否可靠?人工智能的不确定性问题是否能够预料?这些都是在设计测试道路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所以,在测试阶段我们尽可能设置一些障碍,看它的反应灵敏度和舒适性能否兼顾。”
“在欧美国家,为了调试智能网联汽车,都建立了许多示范性基地。”陈涛放了一段视频解说道:“在我国,工信部电子司也在北京、重庆、浙江、吉林、湖北5个省份分别设立了类似的示范基地,用于在不同的调试条件下分别测定数据。”接着,陈涛以重庆示范区的i-vista举例,具体说明了智能网联汽车在不同的环境下,采用部分人工操作及无人工操作的模式在行驶的过程中面临了各种障碍的反应速度和躲避状况。“这些数据结果会统一汇总到设计师的手中,方便进行进一步调试。”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