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新能源车产业发展命根子 四部委开安全“新药方”(2)

三是健全监管体系。宋秋玲表示,目前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监管比较薄弱,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相关部门,在日常监管方面存在着漏洞,监管手段相对落后

三是健全监管体系。宋秋玲表示,目前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监管比较薄弱,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相关部门,在日常监管方面存在着漏洞,监管手段相对落后,还停留在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现场检查阶段,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信息化、网联化的特点形成鲜明的反差。下一步有必要加快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监管平台,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动态掌握车辆的生产、销售、安全运行、充电设施的运营情况,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这些方面确实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方要发挥监管的主体责任,对车辆上牌、车辆运行、补贴申报的环节要严格把关。在这个方面,我们的补贴政策也会相配套,再作假也不会太容易的。行业主管部门要强化行业管理,严格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准入,加大产品一致性的抽查和处罚力度。

四是建立市场化的发展机制。建立市场化的扶持机制是国际的通行做法,也是中长期的政策调整方向。相比直接的财政补贴,借助市场力量激励和倒逼企业把更多资源投入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上,可以避免部分企业对政策的过度依赖和骗补的行为。下一步,将积极配合工信等部门加快建立相关制度,确保财政补贴政策退出后新能源汽车扶持的力度不断档。

交通部:推广安全可靠的产品

交通行业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重点领域,截止到2015年年底,全国新能源公交车辆达到8.6万辆,同比增长136%,其中纯电动车3.6万辆,同比增长3.9%,全国共有纯电动出租汽车7000多辆,同比增长72%,增幅比较大。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说:“交通用产品不是试验田,应该是成熟的产品。”下一步,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上:一是要用安全的产品,二是要用好用的产品。

他说,安全的问题是新能源汽车的首要。所有国外产品的审核最重要的是安全。如果安全没达标,其他性能再好也不行。好用的产品包括产品可靠性和生产一致性,包括维修服务方便性、厂家售后服务等方面来引导,避免造成你生产什么我用什么、你只把这个车生产出来就能赚钱、就有人买。要提高市场的集中度,好的产品大家都扶植,扶植产品性能高、技术性能高的产品。当然我们还要为生产新能源汽车创造好的环境,共同为围绕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推进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