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乐观!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实时运行数据错误占比64.75%
对于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在各个层面上展开,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大数据作为一种基础性与战略性资源得到了广泛认可,面对“四化”未来,大数据是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数据质量是决定大数据分析的重要因素。
8月21日,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在2018年中会议暨新能源汽车评价指数研讨会上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车辆数据质量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1-6月,全国接入车辆969107辆,其中627461辆车出现过错误,占比64.75%,共出现72类的错误数据,集中出现在车辆状态和单体电压/温度值等方面。总体来看,接入平台的车辆出现错误概率较大。
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副秘书长刘鹏解读数据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副秘书长刘鹏表示,错误的数据将影响数据分析结果,也会影响到企业的新能源汽车车辆里程核查。
◆成功接入平台的车辆运行数据质量仍堪忧
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今年2月初正式投入使用,接入车辆已突破百万辆,用于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数据分析、车辆管理和补贴核算等工作。截至2018年8月13日,接入整车服务平台的车辆数为104.76万辆,注册整车企业429家,通过“平台符合性检测”的整车企业384家,通过“车辆符合性检测”的车型5388个。
企业平台若想接入国家平台,需要经过车辆静态数据接入和动态数据接入审核。目前此平台共存储有效数据231TB,每天新增约1TB数据。其中实时数据人工审核通过车辆为76.6万辆,占比73.18%;实时数据未审核与未通过的车辆数为28.1万辆,占比26.82%。审核未通过车辆多为不符合GB/T 32960的要求。
尽管车辆通过了相关审核成功地接入国家平台,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仍出现多项错误。报告显示:车企出现错误数据的车辆数占该车企总车辆数的百分比大于50%的占比超过83.5%。这个数字实在不容乐观。
◆前8类错误类型多由车载信息采集模块精度低传输差造成
按照国标GB/T 32960-2016的要求,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实时信息采集项为61项,包括驱动电机、车辆位置、整车、极值数据、报警数据、故障下的单体数据等。
排在前8位的错误类型中,出错率最高的项目是“车辆状态为空或错误”,占比16.76%;排在第四位的错误类别是充电状态为空或者无效,占比4.8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某些型号车辆的充电状态检测装置损坏所造成。
除了以上两类错误,其他排名在前的6类错误均为电池单体问题,包括单体温度和电压的错误,初步判断为车载信息采集模块精度较低,传输数据质量较差。从丢包率大于1、30秒内里程跳变大于2公里等错误车辆占比来看,说明车载数据采集装置的精度和传输速率都有待改进。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