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牌照?国产新能源车是被保护还是迎挑战
8月19日,宝马(中国)发布官方消息称,纯电动宝马i3(不含増程型)在深圳获批使用新能源车牌照,这意味着宝马i3将享受单独摇号的权利。宝马i3并非首例,今年3月特斯拉已经首先获得该地区新能源牌照;特斯拉、宝马i3已经先后在上海获得了免费牌照的资格。这一情况会不会在全国范围内蔓延?
笔者在和业内人士、车企的沟通中,大部分人士对放开新能源汽车的牌照持反对意见,但也有一些专家认为,一味的保护并不能增强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竞争力。
不可否认,进口新能源汽车牌照的放开会对国内自主品牌带来冲击,但挑战未必都是坏事。在政策羽翼的长期保护下,国内自主品牌真的能够成长吗?有的企业会不会躺在政策保护下“睡大觉”不思进取?
鼓励和保护不是完全一致的,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应该是推动、竞争压力两者并存:推动当然是财政补贴、政策支持等;竞争压力则是适度引入外部竞争,有利于提高国内产业的技术水平,学习先进经验。保护则是摒弃所有外来竞争压力,财政补助不设上限,政策优待持续加码……也许进口汽车长期积累下的品牌影响力短期内我们确实无法撼动,但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却是国内企业可以吸收学习的。适度的引入国外竞争或许会加速国内企业的吸收学习速度。
对于国内企业来讲,要充分认识到政策保护、财政扶持不会长期存在,直面市场竞争是生存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对于国家政府部门来讲,如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保护和引入竞争的尺度在哪里?如何鼓励真正想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所建树的企业?摒除利用国家优惠政策投机的企业,是接下来国家政策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
如果新能源汽车产业不能断奶,那么国家扶持出的将不是一个带来转型升级的新兴产业,只会培养出一个羸弱的婴儿。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