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波自主布局自动驾驶汽车 成熟度几何?(2)
目前,长安、奇瑞、比亚迪等车企在技术方面纷纷选择和百度等科技企业直接合作,而在自动驾驶硬件方面则大多选择和博世、mobileeye、德国大陆集团等供应商合作,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成为车辆自动驾驶安全可靠的卖点。
并且很多车企在一时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时,先达到实现辅助驾驶,因此,可以实现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或者行人检测系统(PDS),甚至可以做到泊车辅助(PA)的一些车辆,就开始以能实现自动驾驶为噱头赚吆喝。
吆喝没问题,但是别雷声大雨点小,造出量产车最重要,目前一汽、长城、吉利都计划在2018-2020年左右推出可以实现高速路自动驾驶的车型,奇瑞和长安则明确提出在2020和2025分别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北汽和力帆更是分别表示在今明两年分别推出商用自动驾驶车型。
我国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自动驾驶法规,但是有消息称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将会发布自动驾驶汽车标准草案,会率先在高速公路,随后在城市道路实施。在推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中国制造2025》已经将智能网联汽车列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明确到2020年掌握智能辅助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初步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及生产配套体系。
美国则早在2014年就提出了5年战略计划,为2015-2019美国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展明确了方向。欧洲在2015年正式部署欧洲合作智能交通系统,合作式安全应用标准分类中,主动式道路安全的分支包括合作感知、避碰、预警等内容。日本也在2015年发表了关于自动驾驶的战略革新创造的研究计划。
不过在很多消费者和网友看来,这套技术依然不够成熟,也不愿自己成为“小白鼠”,显然,要想达到完全的市场化,自动驾驶技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