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的飞速增长 将引发全球电池技术风暴(2)
然而,高镍三元电池也对电解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镍三元正极的吸水性强、稳定性低,在高温条件下镍元素的催化作用会加速电解液的分解,使电解液氧化,而产生裂缝并且溶出的锰、钴等过渡金属离子还会破坏负极上的SEI膜,致使在高温环境下电池的容量、回圈和安全性都受到严重影响。
电解液主要由溶剂、六氟磷酸锂与添加剂三部分所组成,虽然电解液占锂电池成本约一成左右,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其主要作为带动锂离子流动的载体,对电池的容量、工作温度范围、循环效率和安全性能等相当重要。目前中国厂商为全球电解液主要供应商,产量市占率高达六成,其中,以新宙邦居领导地位。日前新宙邦更斥资120万美元收购巴斯夫(BASF)在欧美地区的电解液业务,预计十二月完成交割。过去以来,新宙邦自主研发添加剂,目前自制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种类超100种,如今已是LG化学与三星SDI主要供应商。
当前锂电池最大问题还是在于安全性,因为锂电池里头要有让锂离子能够于其中游走导电的液态电解液,电极浸于其中,并用隔离膜隔开,这种构造的问题在于,不断充放电循环之后,电解液体与固体的交界会发生结晶,导致电池效能下降,甚至可能因结晶刺破隔离膜,造成电池内部短路起火。对此,近来不少厂商开始着手发展固态电池。
由于全固态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质全为固态,因此不用担心液体外漏、安全性很高,且仅需数分钟时间就可充好电、远优于现行锂离子电池的数十分钟,加上具备大容量化特性,因此充饱一次电可行驶的距离有望提升。尤其,能量密度可以高达350~500Wh kg,比起三元电池是二倍的跃升。
目前包括丰田、大众、通用等车厂,以及欧洲四家电池公司Saft Batteries、Siemens、Solvay和Manz AG已于今年二月组成联盟,联手开发高密度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以及固态电池。此外,日本三菱化学计划在2020年前研发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固态电解质。不过,固态电池目前仍遭遇一些技术上的难题,例如固态电解质制程良率过低,使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介质阻抗过高,影响整体电池的效能,成为当前相关厂商必须克服的难题之一。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