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力挺电动汽车 为何不扶持天然气汽车?

在乘用车领域,中国扶持电动汽车,不扶持天然气汽车,最主要的原因都是能源安全。中国天然气储量很小,占全世界储量比例比石油甚至还更低一些。虽然目前消费量低,但如果未来商用车和乘用车都用天然气,对外依赖会比现在还要大。电动汽车不同,我国煤储量比较大,现在电力完全可以自给,未来通过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方式还可以增加新的电力来源渠道。

政策力挺电动汽车 为何不扶持天然气汽车?

  中国对天然气汽车不能说完全没有扶持,公交车这几年换了 CNG 和 LNG 的都有不少,LNG 卡车方面暂时用的比较少,但也有专项资金支持。目前公交车和卡车主要是柴油机,而跟北美不同,国内柴油车因为油品、排放标准、排放标准执行等问题,在空气污染物排放方面,绝对是整个交通运输业的大头。

  所以目前针对商用柴油车除了推广电动技术以外,还推广天然气技术,两者力度差的不多。原因:

  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尾气污染,天然气相比柴油燃烧要干净很多,技术相对于电动车又更为成熟,见效会更快一些;

  另一方面在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储量都比较小的情况下,中国目前石油的消费量极高,对外依存度极大,而天然气的消费量相对还比较低,少量进口的部分也主要来自于俄罗斯这样关系相对友好的国家而不是受美国影响很大的 OPEC,从石油产品转为天然气也能适当改善能源安全。出租车因为行驶里程多(天然气成本优势大),单次里程低,加上对后备箱容积需求量不小,改了 CNG 的不少,但这个基本是受天然气相对于汽油的行驶成本驱动,出租车业自发进行的。据我所知政府在政策上只是不限制出租车油改气,并没有什么补助。而私家车的话有些地区甚至油改气都没有放开。

  所以在乘用车领域,中国政府确实对天然气扶持几乎没有,远不像对电动汽车扶持力度极其巨大。

  减少尾气污染显然不是原因之一。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因为中国的汽油乘用车远比柴油商用车排放清洁得多,以中国目前以煤为主的电力结构,乘用车从汽油改成电动,即使能充分利用发电弹性较小的火电厂在用电低谷的冗余电量,只在用电低谷时充电,尾气污染大概也要上升好几倍。而短时间内中国不可能改变以煤电为主的电力来源。如果以改善尾气污染为第一考虑,那应该优先扶持天然气和常规混动汽车了。但是因为乘用车整体上远比商用车清洁,在乘用车领域,改善尾气排放确实也相对次要。

  在乘用车领域,中国扶持电动汽车,不扶持天然气汽车,最主要的原因都是能源安全。中国天然气储量很小,占全世界储量比例比石油甚至还更低一些。虽然目前消费量低,但如果未来商用车和乘用车都用天然气,对外依赖会比现在还要大。电动汽车不同,我国煤储量比较大,现在电力完全可以自给,未来通过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方式还可以增加新的电力来源渠道。如果从燃油汽车转变成电力汽车,中国就可以完全摆脱石油的对外依赖。

  次要的原因是扶持电动汽车可能会为国内汽车产业发展创造契机。天然气汽车依然使用内燃机,技术与燃油车类似(很多时候根本是一样的),很依赖经验的长期积累,先进国家技术比较成熟,中国有很大劣势。但电动车的技术难点在电池、电控,相比机械方面对经验积累的要求没那么高,中国本来差距就相对小,而且各国技术水平还都不成熟。当然电动车要做的好也并不容易,而且汽车也不是只有动力系统,但确实存在更多机会。而汽车产业对整个国家经济的意义非常重大。而如果交通领域少部分石油可以转为更清洁、目前消费量更低的天然气,为什么优先扶持商用车呢?

  商用车目前的污染比较大,改善排放的需求比较迫切。

  商用车里面像重型卡车这种,因为主要是跑城市外长途为主,充电很难,路程又很远,对电池容量要求太高,改电动没有什么可行性。

  国内目前商用车自主度比较高,没有迫切的需要扶持民族制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