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快马加鞭 新能源汽车产业亟需破除哪些顽疾?(2)

有专家认为,将发动机换成电动机,或者在动力系统上增加电动机,都不是真正的节能环保汽车,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需要建立在技术进步和不断创新的

有专家认为,将发动机换成电动机,或者在动力系统上增加电动机,都不是真正的节能环保汽车,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需要建立在技术进步和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换言之,必须根植原点,要以电动车的方式来研发和生产电动车,其原因就在于:与传统车相比,电动车绝不只是一个技术的改变,而是整个技术、产品、市场结构等都发生了变化,电动汽车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模式,包括车身、底盘、零部件等都与传统车不同。

先见者明 先行者力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指出“为什么有的企业能不断推出新产品,随时满足市场的需求,并创造合作的情境?企业家的精神是其中的关键。企业唯有重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才能再创企业生机。”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与慢节奏的观望者不同,人勤春早的新能源汽车先行者,早已在新趋势的潮流中,立于潮头,成为浪奔浪涌中矫健的弄潮儿。

比亚迪已连续三年稳坐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全球冠军宝座。2016年,营收上千亿,利润超50亿,双双创新高;新能源车在海内外遍地开花,蝉联全球销量第一。2017年上半年, 比亚迪又夺得中国市场销量王。

新能源汽车网分析认为,比亚迪领先同侪、立于潮头的背后动因正是得益于其先行布局的新能源全产业链模式和产品、技术的持续创新。

王传福有一句名言:“一个能让飞船上天的民族,怎能没有汽车技术狂”。正是这种希望掌握造车核心技术的强烈愿望,促使比亚迪一步步突破国外车企的技术壁垒,自主研发了包括542技术、双模技术、磷酸铁锂电池、双向逆变技术、大功率充电、遥控驾驶、轮边驱动等一系列独步全球的“黑科技”。

比亚迪的产业链从前端上游的矿产资源,一直到整车的制造和运营,最后到电池的回收,形成了一个从“上游锂矿资源—锂电原材料—动力电池—新能源整车—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闭环,比亚迪研发了各种类型的新能源车,涉及7个常规领域和4个特殊领域,实现了全领域覆盖。在整车方面,比亚迪具备完整的客车设计能力,已覆盖 6米~18米产品系列,可提供多种配置选择,满足公交在路线、载客、续航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全产业链布局使得比亚迪客车更加安全可靠,在行业内优势明显。

凭借领先业界的三电技术,比亚迪推出了全系列纯电动客车产品,包括K6、K7、K8、K8S、K9等全系列公交车及C9、C8、C6等道路客车,覆盖6米~18米产品系列,提供不同电量及续航里程等多种配置选择,覆盖公交、定制巴士、通勤、旅游、接待等各细分市场。充电问题方面,比亚迪利用公交场站固定停车点安装充电桩,倡导晚上低谷时间充电,实现充维一体化。同时,比亚迪提供车辆生产交付、充电配套设施建设、售后服务等"一站式服务工程"整体解决方案。

而作为后起之秀的长江汽车,在嫁接式的“换芯改装秀”或曰把内燃机改成电机的“延伸性创新”大行其道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从零开始、轻装上阵,从头开始就坚持正向研发。

与传统汽车转型新能源汽车不同,所谓正向研发,就是根据电动汽车产品特性,从头开始设计、试制、实验认证、再到量产。正向研发的电动汽车产品其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用户体验等方面都明显超出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用传统燃油汽车改装而成的电动汽车。

2017年9月12日,长江汽车首批出口美国电动物流车由宁波港码头正式起运,这对于多年来深耕正向研发的长江汽车和整个电动汽车行业来说,都是一个颇为重要的事件。因为,在未来,无论是从国家战略层面还是消费者角度出发,纯电动汽车以及正向研发的技术路线才是中国新能源车企的必经之路,而眼下大行其道的混合动力和改装路线必将走向末路。可以预见,随着长江汽车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国内市场不容小觑。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网分析认为,正是比亚迪、长江汽车等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觉先行和市场上的强势表现,让业界看到了希望。

或许,可以这样说,凭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先发优势,这些自主品牌或将改写世界汽车产业的未来格局。

而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日益迫近,任何慢节奏的犹疑与观望者,必将被时代洪流所裹挟、所冲击、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