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原则上不再审批新建传统车企 推动现有资源整合(2)

崔东树表示,未来对跨国车企进入中国汽车行业,由于国家明确没有新的审批可能,国际车企也就没有建立新合资企业的机会,合资企业外方也会更加珍惜

崔东树表示,未来对跨国车企进入中国汽车行业,由于国家明确没有新的审批可能,国际车企也就没有建立新合资企业的机会,合资企业外方也会更加珍惜与合资中方的关系。此举让合资企业更为稳定的发展,对大型汽车集团自主发展也有可靠的保障。

■相关报道

新能源汽车骗补再开“罚单”

在财政部相继开出罚单之后,过去几年骗补的车企逐步浮出水面。日前,力帆股份、西部资源相继发布公告,旗下力帆乘用车和重庆恒通客车因为骗取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遭到财政部处罚。其中,力帆乘用车被撤销2395辆新能源汽车补助,并取消今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资格。而重庆恒通客车则有1176辆新能源汽车存在骗补行为。

力帆今年减少利润约6719万

据悉,在财政部点名披露五家典型骗补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之后,力帆股份曾发布澄清公告,声称不在媒体披露的“骗补”新能源汽车名单之中,暂未收到其他相关正式通知,生产经营情况均正常。而按照财政部的处罚决定,力帆汽车在申报2015年度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新能源汽车中,有1353辆车电池芯数量小于公告数量,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不一致,1328辆车电池单体生产企业与《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不一致,扣除车辆重复统计因素,共计2395辆不符合申报条件,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408万元。

对此,财政部对力帆乘用车上述2395辆新能源汽车中央财政不予补助,并取消力帆乘用车2016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资格。据悉,本次处罚将力帆股份自2015年始至2016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及税前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进行追溯调整。其中,对2015年度营业收入及税前利润涉及减少约为4689万元,对2016年度营业收入及税前利润涉及减少约为6719万元。力帆股份方面表示,取消力帆乘用车2016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资格及对2395辆新能源汽车不予补助,不影响力帆乘用车2016年度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在销售后继续依法申请取得新能源汽车补贴,但在短期内上述补贴拨付方式的调整对力帆乘用车会产生一定资金压力。

重庆恒通被罚6236万

就在力帆股份收到处罚通知书时,重庆另外一家车企也收到了处罚决定。10月1日,西部资源公告,其控股子公司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收到财政部发下发的《财政部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财监函〔2016〕20号,以下简称“告知书”)

据悉,恒通客车2013年至2014年不符合申报条件的874辆新能源汽车已申请并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0788万元;2015年不符合申报条件的302辆已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7550万元。按照相关规定,财政部将追回恒通客车2013年至2014年874辆新能源汽车已获得的中央财政补助资金20788万元,拟对恒通客车作出按问题金额的30%,处以6236.4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2015年生产销售不符合申报条件的302辆新能源汽车中央财政不予补助,并取消恒通客车2016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资格。

不过,西部资源公告称,告知书拟定的行政处罚尚不是正式处罚文件,重庆恒通客车将就此积极进行书面陈述、申辩,并提出书面听证申请。

据了解,经初步估算,如按上述财政部的行政处罚,将分别减少恒通客车2013年利润总额1.55亿元,2014年利润总额1.15亿元、2015年利润总额7550万元,并将减少其2016年新能源汽车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