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刺激消费动力不足 新能源车发展初期不该限行限购
“十一”前夕,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支持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车发展措施,明确要求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笔者认为,这个政策来得很及时,能够有效遏制不少地方对新能源汽车的限行限购之风。
当前,我国一些地区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出台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另一方面出台类似限行、限购等规定限制新能源汽车使用。以北京为例,最新一期新能源汽车购车摇号申请人数达到9448人,创历史新高,中签率却从前一期超80%降至40%。
当然,地方政府出台新能源汽车限购政策有一条正当理由:缓解城市道路拥堵。从城市交通管理的角度来看,适当控制机动车数量增长速度确实能够缓解交通拥堵,但是,深入探究一下,这条理由又站不住脚。首先,传统汽车是造成城市道路拥堵的主要原因。以北京为例,截至2014年底,汽车保有量达到575万辆,而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连1%都不到;其次,道路交通规划不合理是造成部分地段交通拥堵的重要因素;最后,部分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以及部分驾驶员不良的驾驶习惯也是重要原因。
目前,国内许多消费者偏好大尺寸、大空间的车辆,但这样的车辆占据道路空间也较多。而大多数企业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偏向小型化,占据的道路空间也小,这意味着现有的道路资源可以容纳更多的车辆行驶,有利于缓解道路交通拥堵。
解决问题应该抓主要矛盾。新能源汽车并不是交通拥堵的罪魁祸首,但鞭子在抽向传统汽车的同时,也波及到了新能源汽车。
也许有人说,当初传统汽车没有适度控制,以致于造成今天道路严重拥堵的局面,因此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时应吸取传统汽车管理失误的教训。这似乎很有道理,但管理部门显然没有从新生事物发展规律的角度出台政策,缺少全局高度。
如果没有空气污染、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等问题,就不会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更何况,发展新能源汽车还关系到我国汽车产业在未来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我国实现汽车强国梦的重要抓手。
新能源汽车作为新生事物,需要花大力气加以呵护、培养。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充分体现了这样的思路,除了补贴之外,不少国家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上还给予“特权”。比如,美国曾规定,单人驾驶新能源汽车可以走快车道,而传统汽车必须乘坐3人以上才可以驶入。停车难是许多大城市面临的问题,但德国、法国等对新能源汽车格外“照顾”,在柏林、巴黎的中心繁华区专门开辟新能源汽车专属停车位,极大地增强了新能源汽车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发展初期,仅有购车补贴不足以吸引消费者。对于消费者来说,车是代步工具,除了购车价格,使用便利性是他们更为关注的问题。近几年,从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人越来越意识到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因此,国务院明确要求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这一政策出台得很及时。
笔者认为,在发展初期,对新能源汽车不应该限行、限购。只有给予新能源汽车额外的“照顾”,才能吸引更多人购买和使用,从而真正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