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地补 新能源汽车真得能够“跑”起来吗?(2)

■降成本、练内功,方可持续 地方政府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提供补贴,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和生产,并降低消费者的实际支付价格,使车辆更易被部

■降成本、练内功,方可持续

地方政府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提供补贴,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和生产,并降低消费者的实际支付价格,使车辆更易被部分消费者接受。然而,补贴方式名义上的受益者为消费者,但厂家普遍都将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的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上海万帮新能源汽车专营店负责人沈先生向记者表示,不少厂家的定价还是略高,因此补贴在私人购车领域并未显示出期望中的效果,他说:“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主要是‘三大件’,实际上整车售价真的有那么高吗?这值得我们思考。”

沈先生认为,车企和经销商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都不能单纯地依靠补贴,他谈到:“如果把省去的这部分补贴强加在消费者身上,他们肯定是不愿意接受的。因此企业还是要加大研发、练内功、降低整车制造成本,以弥补补贴退坡后带来的经济损失。”

补贴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来说必然是多多益善,但一旦打入无地补市场,车企或者产业链相关企业的解决方案除了在公共交通领域创新销售模式,更多的还是要促使整个产业链的提升,供应商的成本下降、以及整车厂的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