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家车企争抢“入场券” 新能源汽车门槛大幅抬高(2)

除了“骗补”罚单的威慑,汽车企业还正经历着很多地方新能源补贴政策迟迟不落地的困扰,这些都导致了新能源汽车发展增速乏力,尤其是以商用车为主

除了“骗补”罚单的威慑,汽车企业还正经历着很多地方新能源补贴政策迟迟不落地的困扰,这些都导致了新能源汽车发展增速乏力,尤其是以商用车为主的市场。

中汽协副秘书长许海东表示,去年新能源汽车增速高达300%,不过今年四季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增速相对较低,如果具体政策及时落地,新能源汽车将会进入一个稳定的发展期,至少增速不会低于100%。

乘用车成新能源市场增长动力

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增速虽然在下滑,不过受到政策持续的鼓励,新能源乘用车细分市场却总体提速,今年以来,增速一直高于整体新能源市场。

据乘联会统计数据,8月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29913辆,同比增长117%;7月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29479台,同比增长162%;6月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为3.4万辆,同比增长163%。而与之对应的新能源整体市场却稍显逊色,8月增速为92.2%,7月增速98.1%,6月增速107.3%。

“最近统计,将近30家企业在做申报准备。截至目前,发改委已经接到了正式的申请企业有8家。其中,有3家已经获得了发改委的核准,其他的5家正处于审查或者是即将审查中。”张书林表示,这些企业当中,有互联网企业、创业公司、外资企业,也有现在传统整车企业,等等。

分析指出,未来一段时间,新能源乘用车企将会进入一个快速审批阶段,未来的产品也将会进入快速提升期,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有望刺激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市场发展,破解当下新能源汽车过于依赖商用车的状况。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今年乘用车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在此之前,市场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是新能源客车和专用车。今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达到75%,较2015年的57%出现较大增幅。

然而,我国现有的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约有七成是发放给了商用车。目前,在产业政策上,我国已经开始有所转变,不仅通过一系列措施引导规范投资和产业发展方向,还吸收了一些更专注研发生产纯电动乘用车的企业来促进产业升级,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在纯电动乘用车生产领域形成了新的竞争格局。

刚刚拿到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的长城华冠董事长陆群认为,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减少,反而会引导整个行业走向更加正确与正常的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