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发展需向消费市场和政策看齐

当下的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变革的转折点,既是最好的时代,也可能是最坏的时代。好在行业趋势、市场需求整体向好,而坏在全无经验可参考、需摸着石头过河。因此,紧跟市场需求及行业政策、谨慎偏乐观的态度或许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新能源汽车发展需向消费市场和政策看齐

  日前,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17.11万辆,同比增长2.9倍。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11.38万辆,同比增长3.9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5.73万辆,同比增长1.8倍。毫无疑问,仅从目前的增长态势来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呈现趋好之势,正迎来起步阶段的快速增长期。

新能源汽车发展需向消费市场和政策看齐

  一般而言,市场所表现出来的潜在增长预期,往往会令车企心随所动,但同时也会令其犹豫不决。对于当下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到底该持何种态度?结合日前参观腾势汽车的感受,车业杂谈认为,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仍需先把握市场需求和行业政策两个要点。

  新能源汽车产能规模与产品特征需匹配市场容量及需求。

  诚然,从今年开始,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增长态势喜人,且如果按照国家此前对新能源汽车到2020年实现200万辆保有量的规划,至少未来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还会有不错的潜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此前的新能源汽车规划中,到2015年的规划保有量为50万辆,但这一目标的完成情况与现实的差距并不小。另外,即便是到2020年能够实现200万辆的保有量,过程中的年销量与传统燃油车的年销量相比,也仍将是非常小的市场容量。

  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新能源车企对于产能规模以及生产线建设投资的考虑便需要下一些功夫,到底是匹配市场容量采取谨慎策略,还是高举高打看好预期?车业杂谈认为,或许前者会更好。

  在此次参观腾势汽车的过程中,车业杂谈观察到,即便是由贵为戴姆勒奔驰与新能源领域的领先者比亚迪合资成立的电动汽车品牌,腾势在生产线的建设上也采取谨慎的投资策略。可以看到,在采用了戴姆勒奔驰的整车制造工艺及标准的基础上,腾势汽车借用了比亚迪汽车的生产线,当然,这是一条经改造后专供腾势的生产线,但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高度自动化生产线。显然,与动辄上亿的传统动力汽车生产线相比,腾势汽车这样的生产线投资策略无疑是谨慎的,是充分考虑到当下市场需求的。事实上,包括日前流行于坊间的乐视汽车、蔚来汽车,其进入电动汽车领域其实也同样是采取谨慎的投资策略。

  另外,在产品设计上,腾势汽车较为务实的做法,也有利于电动汽车核心功能的实现与消费需求的满足。应该来讲,相比于其他酷炫的电动汽车,腾势汽车的核心亮点只在诸如长达300公里的续航里程、150公里/小时的最高时速、长达2,880mm的轴距、470升后备箱空间以及极为灵活的充电方式(家用电源插座、公共充电设施或可安装在客户家中或办公场所的挂壁式充电柜)实用性方面。

  应该来讲,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动力总成的新,这是打动消费者的关键所在;也只有在实现了稳定可靠的新能源动力之后,再谈诸如造型的酷炫,或许才会有意义。

  新能源汽车发展要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未来前景。

  应该来讲,无论是此前的新能源汽车规划,还是新近下发的《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都反映了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迫切期望。总体而言,规划是略微超前的。

  好消息是,包括北京、上海等此前对传统燃油车实施限行、限购后,也对新能源汽车独开绿灯,既不限牌、也不限行。从消费者层面来讲,这无疑是最大的消费刺激点。另一方面,尽管当下的新能源汽车用车环境,例如充电桩的使用并不方便,但从此前的规划要求来看,截止2016年3月31号,每个试点推广城市需要制订一份充电网络的计划。结合前面提到的《指导意见》来看,未来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环境改善会有一个不错的预期。

  因此,结合前面对市场容量及以上对消费者层面的分析,车业杂谈认为,对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应当持谨慎偏乐观的态度。

  那么,在具体的产品规划层面,在总体不超前的前提下,无疑还是应当积极做好产品准备。正如腾势汽车一样,尽管当前只有一款纯电动车型在售,但从其透露的信息来看,其未来同样也有在规划中的产品。

  应该来讲,当下的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变革的转折点,既是最好的时代,也可能是最坏的时代。好在行业趋势、市场需求整体向好,而坏在全无经验可参考、需摸着石头过河。因此,紧跟市场需求及行业政策、谨慎偏乐观的态度或许是较为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