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消费萎缩:靠补贴 政策不明朗销量骤减
武汉一家二手车销售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检查惠玉成的纯电动车车况,拍照后将车辆挂在网上转卖。何正鑫 摄/法制网
湖北省襄阳市南湖宾馆内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刘志月 摄/法制网
最近四五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但国内市场仍以政策驱动为主,亟需转向“政策+市场”双轮驱动。2016年是转型年,中央财政补贴已经出现收紧趋势,新能源车的产业政策正在从普惠制向促进技术创新转变。这个转轨过程,正让新能源汽车市场经历阵痛。
第一批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有13家。本报编辑部特选取其中的北京、武汉、杭州、深圳4个城市进行了调查采访。从今天开始,相关报道将刊发在“新能源汽车消费壁垒调查”专栏。
惠玉成最近忙着将买了4个多月的新能源车转手。原因是充电成本高,让他感觉“不实惠”。
张平所在的4S店生意一天比一天冷清。公司之前垫出的几百万元补贴,还不知道何时能从政府领回来。
惠玉成是新能源汽车的买方,张平则是一家新能源汽车4S店的销售总监。眼下,买卖双方都为新能源汽车伤透了脑筋。
《法制日报》记者近日在湖北武汉、襄阳两地调查发现,由产业政策“捧”起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由于补贴政策不明朗,正面临“消费者不敢买,销售企业不敢卖”的尴尬。
政策驱动市场
新能源汽车近年快速走上城市街头,主要源于政策利好。
在国家节能减排大环境下,2009年1月23日,财政部、科技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面向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示范应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随后,北京、杭州、武汉、深圳等13个城市成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并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试点城市给与相应补贴和适当优惠政策。
一年后,新能源车开始进入私家车领域。2010年5月31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上海、吉林长春等几个城市成为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城市,主要推广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
至2013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开始在全国多地铺开。当年9月,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下发《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2013年至2015年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
根据各地上报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国家批复包括武汉、襄阳在内的28座城市进入新能源汽车进入推广应用城市名单。按照计划,2013年至2015年,推广应用城市中,特大型城市或重点区域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不低于10000辆,其他城市或区域累计推广量不低于5000辆。
在密集出台的扶植政策下,国内各大汽车生产厂商纷纷投产新能源汽车。
今年1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装备司在官网公布消息,根据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统计,2015年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万辆,同比增长4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销340471辆和331092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
来自公安部交管局的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8.32万辆,与2014年相比增长169.48%。
武汉市科技局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有关负责人介绍,2013年至2015年,该市推广新能源汽车计划指标数为10500辆,至2015年底实际推广数10539辆,60%以上为私人购买;此外,10539辆推广数中,绝大多数集中于2015年尤其是下半年。
财政补贴藏“玄机”
政策推起来的市场,在落地过程中带来系列问题。
等了一年多,在襄阳购买比亚迪系列新能源汽车的十几名车主终于在今年10月拿到了3.15万元的地方财政补贴。
2015年12月,车主吴先生在襄阳一家汽车服务公司购买了比亚迪唐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原价28.9万元,扣除国家及地方补助后共计22.6万元。
“当时和店里签订了一个垫款协议,由于地方补贴没到位,车主需要先垫付,后期再返还给我们。没想到这个补贴一拖就拖到了今年。”吴先生说。
吴先生向记者出示了一份附有买卖双方签名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垫款协议”。协议内容显示,该汽车购后可享受国家与襄阳市地方1:1财政补贴,总金额6.3万元。国家补贴已在车价中减免,3.15万元的襄阳市地方补贴由于领取时间原因,双方协商暂由购车人垫付,约定期限3个月。
“一开始都是经销商自己垫,一辆车三四万,先后垫了60多万元,地方补贴迟迟下不来,我们也不敢再垫了。为保险起见只能和车主协商,他们想买车得自己先垫付这个款。”前述汽车服务公司销售经理徐先生也颇感无奈。
不仅襄阳,武汉大抵如此。此前,武汉多名经销商也曾反映地方补贴没能到位的问题。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