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发展新能源车 需引入真正的市场机制(2)

在由北京节能环保中心、美国能源局、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共同举办的中美清洁交通政策与技术高峰论坛上,来自中美两国多个机构的几十名专家、学者和政府代表一同为北京大气环境和清洁交通“支招”建言。

2011年7月14日,科技部出台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被摆在重要位置。

2011年11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或正在上报国务院。根据规划,在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将成为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成为先导产业。七大产业链将推动中国在未来十年进入一个新的产业周期。

2012年3月,财政部、国税局、工信部联合印发《节约能源使用新能源车船税政策的通知》,对节约能源的车船,减半征收车船税,对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免征车船税。

2012年3月,科技部发布《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摘要)》,规划显示“纯电驱动”将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其中,电池、电机、电控等一系列技术有待获得重点发展。

2012年4月,南方电网公布的《“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透露,“十二五”期间,南方电网支持电动汽车发展,以“换电为主、充换结合”为发展模式建设电动汽车接入平台。 2014年2月26日,北京公布首批第一期新能源汽车目录入围车型,个人购买入围车型可参与新能源小客车摇号,中签率超过90%。

2014年7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公布了《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实施方案》,明确了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公务用车“新能源化”的时 间表和路线图。方案指出,2014年至2016年,中央国家机关以及纳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总 量的比例不低于30%,以后逐年提高。方案还规定了各省区市其他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这几年内购买新能源车的占比,尤其指出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细微颗粒物治理任务较重区域的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购买比例不低于当年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