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补贴政策亟待纠偏 新政或本月发布
图片来源: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官网
在新能源车作为国家力推的新能源战略产业背景下,骗补调查成为2016年汽车业的大事件。有消息称,新能源骗补车企之一——苏州吉姆西实际控制人目前已被捕,成为新能源车骗补事件首位被抓高管。与此同时,在近一年的新能源车查处风暴之后,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策近日由四部委会签完毕,预计将在本月发布。
网民表示,新能源车企骗补频发,扰乱了行业秩序,对正处于发展探索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造成了恶劣影响。除了对违规企业和个人加强追责和处罚外,当务之急就是堵住现行补贴制度漏洞,并加强全方位实时监管。
骗补猖獗有碍产业发展
“媒体报道的骗补案例仅仅是冰山一角,骗补整治风暴也还在持续,要继续深入调查,对各种骗补和寻租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决不手软。”网民“向玲儿”说。
网民“清风徐来”表示,骗补行为不仅使政策目标落空,白白浪费宝贵而有限的财政资源,而且助长了行业歪风邪气,使好不容易奋斗出来的优势产业蒙上阴影。
新能源车骗补为何如此猖獗?在网民“张连起”看来,一是企业受利益驱动蓄意“骗补”。二是多级补贴导致补贴过度。三是部分地方政府在新能源车推广应用指标的压力下,审核和监管失责。四是企业和产品准入门槛较低。
探索“去补贴化”之路
网民“张令晖”认为,财政普惠政策对培育新能源汽车初级市场是行之有效的,但若长期执行该政策,企业容易患上政策“依赖症”,丧失技术开发和产品升级的动力,行业也易出现低水平盲目扩张的问题。
“建议补贴政策逐步淡出,改为多元化扶持。”网民“杨历海”说,比如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免费充电站的模式带动新能源汽车需求,提高企业生产积极性,同时提高行业技术门槛、推进市场化运作。“即便要补贴,也应该向技术更先进、市场认可度高的产品倾斜,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网民“邱超奕”指出,政策着力点可以考虑向研发端和基础设施倾斜。“当潮水退去,就知道谁在裸泳。”随着新能源汽车销售端的财政补助逐步退坡,那些光靠吃补助存活的企业必将被市场淘汰。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