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补贴明年将提前退坡 地方补贴或取消(2)
补贴退坡后,成本由谁承担?
伴随补贴退坡,新能源汽车厂商间的竞争越发激烈。
北汽新能源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李一秀称,“如果把新能源汽车比喻成孩子,那么国家对他并不是娇惯,而选择快速锤炼、提升,加速他的培养。” 目前“政策驱动+生态驱动”为主,市场驱动为辅,将在2019年底,迎来窗口期的转变——转向产品驱动、市场驱动的新阶段,更强调产品个性化、品牌化的打造。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大量推陈出新及价格优惠正在加速,车企间或将刺刀见红。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新能源汽车包括全新和升级车型在内,共上市45款新车,各家厂商布局速度极快;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终端促销力度正在加大,部分车型优惠额度已经超过2万元。
补贴退坡后,由谁来承担成本将成为一个新挑战。
对此,奇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长卢华平指出,一旦补贴退坡,单车成本将增加1.7万元至2.5万元,“如果厂商分摊,这是死路一条;成本将由三方承担,对消费者来说,明年可能涨价;经销商的商务政策可能缩减;企业内部将再提降本增效。”
回溯2017年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的退坡,受影响的不止是整车制造商。
一位动力电池企业高管对澎湃新闻记者称,今年国补退坡后,直接影响了整车厂回款效率,加上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上游稀有金属的价格疯涨,这给动力电池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沃特玛电池副总裁钟孟光对澎湃新闻记者称,目前动力电池厂更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2015年前,一台纯电动车50%的成本源自电池,电池太贵,影响了市场推广。通过技术升级和规模化生产,电池成本已经降到35%至40%,这促使动力电池厂商不断地降本增效。未来,改进工艺,规模化生产,自动化水平提升,梯次利用将成为动力电池企业间比拼的关键所在。
孙晓东认为,未来电动车的电池制造成本需要进一步降低,才能达到电池折旧和油电差价的平衡,而目前动力电池制造成本已经下降到1.7元/Wh甚至是1.4元/Wh,材料端已经被压得非常低,进一步降低直接成本很困难。因此,梯级利用将成为重要的使用场景,储能市场及汽车换电技术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后补贴时代:补贴政策包正在“路上”
在财政补贴退坡的同时,有关部委正用一揽子计划规范、推广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
刘斌指出,过去数年实践中,政府运用在新能源行业上的政策工具逐步增加,既有财税支持、也可以通过免限购、免限行等政策工具;国家层面推动的部委从2-3个增加至18个。
此前,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宋秋玲也透露,财政部会同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能源局等部门,正在针对新能源车补贴建立一整套财税政策体系,补贴从单项政策到政策组合拳,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针对“后补贴时代”,已有多家机构联合研究应对办法,包括税收支持政策、2020年后续补贴政策研究、交通差异化政策、充电基础设施支持政策和双积分政策、商业模式研究等方面。
今年9月,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联合开展的《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体系研究》课题启动会举行,探讨如何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补贴退出后平稳过渡、持续发展。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