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时” 占“地利” 上海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要争“人和”
图/上汽集团
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日前举行的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和《关于支持本市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并提出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积极抢占产业制高点。这一坚定表态,引发包括众多企业和消费者在内的全行业高度关注。
上海此举,顺应“天时”。习近平总书记之前宣布,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不仅要抓紧推动新能源车代替燃油车,还要加快新能源车自身升级换代,使其更加绿色、智能,在动力、续航方面实现突破,对未来产业技术布局提出很高要求。此时上海出台新政,瞄准千亿市场空间,符合行业发展规律,更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大趋势相吻合。
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上海坐拥“地利”。汽车是沪上传统优势行业,产业基础良好,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则拥有上汽、特斯拉、恒大等一批“重量级”选手,为今后加速发展提供厚实“土壤”。11月,上汽集团、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集团三方合作打造的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智己汽车”,在浦东张江启动。曾创造“特斯拉奇迹”的上海超级工厂,旗下产品今年在国内市场表现可圈可点,在国际市场成功将Model 3整车出口到欧洲,为“中国制造”赢得国际认可。
上海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在“天时、地利”基础上,努力争取更多“人和”,以“组合拳”助推产业升级,全力打响上海品牌。
要着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构建顺畅高效的技术创新和转移转化体系,打造“科创集团军”。鼓励与高校及行业龙头进行“强强联合”,重点加强对燃料电池电堆、膜电极等核心零部件的科技攻关,逐步确立研发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紧缺人才的服务和培养平台,引进国内外优秀领军人才和技术团队;提升城市服务质量,完善各类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加快形成高水准人才集聚。
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新经验、新做法,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根据《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壮大发展营造健康氛围、提供便捷服务,更好发挥这些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与主观能动性,力争出现更多“特斯拉速度”“恒大速度”。
要着力加大公共领域配套建设,将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纳入新基建规划,尽快形成智能网络,开拓各类数据服务和其他增值服务。要持续完善绿牌等政策调控工具,将更多市民从燃油车引导至新能源车;除去部分应急保障车辆,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公务车和公交车。
抢占新能源汽车产业制高点,是上海面向“十四五”下出的一招“先手棋”。我们要打好这场“主动仗”,提升上海汽车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与行业领先地位,为带动更大范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局面,为国家探索汽车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样本与参考,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上海应有的贡献。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