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车企新能源目标靠谱吗?质量如何保障?
刚刚通过的国家“十三五”规划,将发展新能源汽车置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未来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由起步阶段迈进加速阶段。各大车企闻风而动,随即抛出各自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策略,这当中尤以自主品牌的口号最为响亮。据悉,国家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累计总销量目标是500万辆,而目前八大自主车企自己公布的目标加起来已经超过了320万辆。
您如何看待此种现象?5年后,这些野心勃勃的军令状又能实现多少?在销量快速增长的背后,联想起近日特斯拉新能源汽车召回事件,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质量问题该如何保证?本期盖世论衡特邀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秘书长陈光祖、中国民族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曹鹤、中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围绕以上问题展开讨论。
论衡之一:到2020年,八大自主车企新能源销量超过320万辆,如此野心勃勃的军令状实现的几率有多大?
在之前国务院颁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累计总销量目标是500万辆。如此庞大的目标销量数字,少不了遭受质疑,能实现吗?同样遭受质疑的还有,八大自主车企公布的2020年累计销量超过 320万辆。对此,业界专家如何解读这些看似野心勃勃的军令状?
曹鹤表示,这种目标规划实属正常,此前国家规划到2015年要实现50万辆的销量目标,今年俨然不可能达到。而2020年达到500万辆销量目标的提出也并不难理解。对于车企(尤其是自主品牌)而言,紧随国家的方针政策来规划布局也在情在理,这是企业经营发展所需,也是市场竞争的手段之一。
至于结果能否实现,曹鹤认为,到2020年至少能实现50%的销量目标,从国家政策和市场的推广程度来看,新能源未来几年的发展速度将再上一个台阶。其还指出,“到明年(2016年)实现50万辆没问题,2017年走势会稍现缓和,2018年~2020年期间又会步入较高增长时段。”
在崔东树看来,现在制定的销量目标还比较宏伟。到目前为止,各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完成情况实际上是综合性的表现。相对而言,一些中小企业或者客车、专用车是主力军,而大型车企的优势主要集中在狭义乘用车中的部分车型。主机厂要强化自己的主体地位,更加综合多元化的去挖掘市场机会,以期更好地实现规划目标。
崔东树还指出,“军令状”制定的多少并不是最终的排产量,很多汽车制定目标后,后期会依据市场变化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现在来看,多数车企实现的几率还比较小,最终比拼的还是市场竞争力。
“到2020年,所有的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500万辆,应该达到这个数。”陈光祖对此持肯定态度。同时,他认为,自主品牌应该占据先锋优势。“500万辆中绝大多数要是自己的,这也符合国家战略政策制定的初衷,自主要加大力度改造,增加销量占比。”
陈光祖还告诉记者,只要下定决心五年后实现200万辆年销量将不是问题,500万辆的保有量也并非遥不可及。关键是国家要带头行动,贯彻落实“十三五”对新能源汽车的规划,提升产业的整体水平。
论衡小结: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今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18.12万辆和17.1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倍和2.9倍。对比自主车企提出的百万销量目标,实现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对于企业来说,更难的恐怕还是日益严苛的油耗标准。据悉,到2020年国产乘用车平均油耗要降至5.0L/百公里,而新能源车型无疑可以大幅度的拉低企业的平均油耗水平,也正因为此,在新能源的道路上,步子必须迈得更大,口号也必须喊得更响。最终宏伟的销量目标能否实现或已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论衡之二:主流自主品牌中,您最看好哪家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
根据几家自主车企发布的新能源战略目标,未来五年,长安新能源车的销量目标为40万辆,占比16.2%;上汽计划在新能源领域投资超过200亿元,投放30款以上全新新能源车,销量目标为60万辆;一汽将推出16款新能源车,并实现6个新能源整车平台,新能源市场份额达 15%以上;广汽将投入20亿元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并推出6款新能源车;东风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销量目标为80万辆,占比高达40%;奇瑞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20万辆,占比28.6%;北汽新能源将实现年产销40万辆,占比16.0%;吉利汽车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要占整体销量的90%以上,按吉利120万辆的总体销量目标来算,也就是108万辆以上的新能源汽车销量……
纵观以上战略规划,哪家车企在新能源领域会取得更好成绩?
对此,崔东树表示,更看好民营车企(吉利、比亚迪、众泰、长城)的发展,“民企对政策的把握与市场的切合点会抓得更好。”同时,身处限购城市的北汽、上汽新能源车将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支持与鼓励,这两家企业也将取得不错表现。
曹鹤指出,综合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现在表现较好的企业有:比亚迪,江淮,北汽等车企;发展到今后几年,跑在前面的有销量、有市场车企仍然会继续向前。“今后三四年,万向钱潮在电动车领域或将有出色表现,未来十年变数就比较大了。”
“现在还难以判断哪家企业的表现能够更胜一筹。总体来说,谁的创新驱动力最高,谁就容易崛起。如,万向通过国际合作收购菲斯科,现在也有所发展了。”陈光祖如是告诉记者。其还指出,除了要研发电池、电控等核心技术外,新能源汽车还要朝着产业化的路线发展,而不仅仅是技术路线。
论衡小结:引用上述专家的一句话,谁的创新驱动力最高,谁就容易崛起。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新能源车企,掌握核心技术,不断自主创新才能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翻阅各家车企描绘的未来5年的新能源蓝图,最终如何结果还是留给市场来检验。
更多行业价值资讯浏览、分享,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爱电车网官方微信(xevcar)!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我爱电车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我爱电车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xevcar.com